磕头是表示尊敬,作揖是一种礼节
匿名回答于2021-01-10 19:52:54
磕头是口语,使用大众化!作揖比较文雅,书面色彩重!
匿名回答于2021-01-10 19:53:40
作揖
“作揖”,也叫“拱手礼”,因为它是以“拱手”为主要动作而向人问候的礼节。所谓“拱手”,即右手握拳,左手伸展,左手压在右手上,呈左手在外(上),右手在内(下)之势;为什么是左手在外呢?因为古人以“左”为尊,所以露出左手而不是右手,是表示对对方的一种尊敬。需要注意的是,“拱手”之时,一定要小心,千万不可搞反了,因为右手在外而左手握拳在内的“拱手”,是葬礼上才用的。“作揖”之礼很早就出现了,据说早在夏朝时就有,只不过到了周朝,周公“制礼作乐”之后,“作揖
磕头
众所周知,“磕头”是其中最麻烦、也最重的一种礼节了,时至今天,除了过年的时候给祖宗牌位磕头,有时候也给年纪大的老人磕头之外,其它情况下基本上也就不存在“磕头”了。“磕头”与“鞠躬”一样,据说也是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当时人们祭祀,祭品不切块,而是要保持整体弯曲,而“祭品”的弯曲,后来也就渐渐地发展到了人的身上,道理与“鞠躬”相同。如今在上海地区,仍然有人把“磕头”都叫做“鞠”,而这个小小的细节,也正好印证了“磕头”的起源。
匿名回答于2021-01-10 19:56:14
磕头:白话称为“叩头”,俗话称为“磕头”,跪在地上两手扶地,头挨地,磕头的礼仪形式,按照对象和场合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规矩。
单纯磕头(单叩首),是儿童对长辈的常礼。
一拜一叩,是成年人拜见长辈的常礼。
一拜三叩,这是隆重的礼节,大多是以下场合,初次见面的长辈,见祖宗级的长辈,拜见德望高或身份地位高者,拜师,拜年,拜寿,拜谢等场合。
作揖:中国传统行礼的一种形式。两手抱拳高拱,身子略弯,表示向人敬礼,对人以示尊重。作揖是封建时期中国人见面时的一种行礼形式,两手抱拳高拱,身子略弯,表示向人敬礼。节日或庆典时一般会一边作揖一边说恭贺的话。在中国古时武士对决前或与朋友见面也会作揖以示尊重。
匿名回答于2021-01-10 19:53:00
磕头与作揖是有区别的,磕头需要双膝跪地,双手举国头顶,磕头,头要挨着地面,头磕下去时双手接触地面,一般磕三个头,作揖是身体站立,弯身大约四十到五十多度,双手在胸前合十,恭敬低头,也是做三次,所以磕头是跪着的,作揖是站着的,就是区别
匿名回答于2021-12-02 06:1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