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什么叫桑梓年华?

  不敢妄断,只说说个人想法。  先从“桑梓”二字说起,桑梓指家乡、故乡。古代,人们喜欢在住宅周围栽植桑树和梓树,后来人们就用物代处所,用“桑梓”代称家乡。“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诗·小雅·小弁》、“桑梓之地,父母之邦”都说的是这个意思。  那么,我们姑且可以说“桑梓年华”为在乡土的那些日子、那些年华,而其中又牵扯到桑梓情结的问题,这个情节又都是小时候形成并强烈影响一个人一生至死,所以更贴切的说应该指小时候(包括牙牙学语和潺潺学步)到远离故里和亲人去求学、去打工的这段美好的童年和青春期年华。  当然对于不同的人这段纯真的桑梓年华的时间跨度不同,有人还在小孩的时候就不在家乡,有人在十六七岁就为了生计出门打工,有人在20岁之后才恋恋不舍地离家而去,豆蔻、桃李年华也都多少或者全部包含在这一段岁月里。  1910年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再三思索,要毛泽东去做生意(即经商),而他却立志走出韶山冲继续求学。在他的执意坚持下,最终还是走上了求学之路。毛泽东在离家赴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求学前夕,写了一首《赠父诗》,这就是: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毛泽东的桑梓年华也就从他“出乡关”的那一刻一去不复返了,结束这样的乡土情厚、桑梓韶华,或许也该需要勇气,因为我们都需要成长和承担,因为我们都希望如润之一般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少年志,人生志,“岁过乞巧青春去”,桑梓之年,青春之年,奋斗在少年时……

匿名回答于2019-08-16 02:39:27


“桑梓”是指故乡的意思,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又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在孟庙亚圣殿东侧就有这么两棵古老的树,桑树和梓树,据说是孟母当年种下的,孟母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见识,善于教子的伟大女性,孟子非常孝顺和尊重母亲,在他周游列国期间,不管身在何地,总会想起故乡的桑树和梓树,想起母亲。后人用“桑梓”比喻故乡。

匿名回答于2019-09-09 21:12:12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