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直言不讳 [zhí yán bù huì]
直言不讳,汉语成语,拼音是zhí yán bù huì,注音是ㄓㄧˊ ㄧㄢˊ ㄅㄨˋ ㄏㄨㄟˋ,意思是说话坦率,毫无顾忌。形容一个人说话毫无隐瞒。出自《晋书 刘波传》。
近义词:毋庸讳言、和盘托出、直来直去
反义:噤若寒蝉、遮三瞒四、旁指曲谕
匿名回答于2021-09-25 00:15:25
直言不讳。
直言不讳(zhí yán bù huì),汉语成语。意为:说话坦率,毫无顾忌。出自《晋书·刘波传》:“臣鉴先征,窃惟今事,是以敢肆狂瞽,直言无讳。”
【成语故事】公元383年,东晋军在淝水之战大败前秦军,孝武帝命刘波坐镇北方。刘波身患重病,估计不久就要离开人世,已经无能为力了。他上一道奏疏,直言不讳地把自己的情况与治国建议讲出来。
匿名回答于2021-09-25 00:15:49
直言什么成语有:直言不讳、直言贾祸、直言取祸、直言正谏、直言切谏、直言无隐、直言正色、直言无讳、直言骨鲠、直言极谏、直言谠议、直言正论、直言尽意、直言危行、直言勿讳。
直言不讳的意思:说话直爽,毫不隐讳。
拼音:[zhí yán bù huì]
出处:《晋书·刘波传》:“臣鉴先征;窃惟今事;是以敢肆狂瞽;直言无讳。”
例句:一个青年人,应该襟怀坦白,热情爽朗,勇于直言不讳。
匿名回答于2021-09-25 00:1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