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括:全部包括在内。四海:天下。指封建君王能统治全天下。 出处 汉·贾谊《过秦论》:“秦孝公据肴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并吞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是天下的意思。”
不言而谕,“意”和“心”同是“野心”的意思。这样,“有”字后边的长宾语,便纯然成了同义反复的铺排。
初看起来,这样的解释似乎既简明又顺当;细想,则不然。首先,从词义上看,《汉书·陈胜项籍传赞》颜师古注:“八荒,八方荒忽极远之地也。”
《说苑·辨物》:“八荒之内有四海,四海之内有九州。”
可见,“八荒”的原义是指“在九州四海以外的荒远之地”。而“天下”“宇内”“四海”同九州一样,指的是周王朝的整个统治区。借“四海”代指四海之内的“九州”,进而作为华夏疆域的代称,一直沿用至今。而地处九州四海以外的“八荒”,当是王朝辖区以外的异域外邦,当与“宇内日化,方外乡风”
匿名回答于2019-07-24 15: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