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东施效颦的演讲稿?

谈及“东施效顰”,了解这个典故的人,会立即想到这么个 丑女形象:她捂胸皱眉,哼哟叫痛,丑陋的面貌真能叫人倒冑 反食^


  “东施效颦”的故亊,在我国民间,在艺米家的笔下,已经 流传了几千年。东拖,成了丑陋的代词,她的“玫颦”之举,更是 被人当作“不自量力、不知羞耻”的笑料。然而,我总感到,这桿 的评论未免是太不公允了。


  东施之所以仿效西施,是因为她羡慕西施的貌美,也想使 自己交得漂亮些而为世人所殊目。西施绝美,吴越尽知,东施 虽丑,但她毕竞也是个年轻姑娘。既然谁都承认“爱美之心,人 皆有之”,为何东施爱美,就成了笑料、成了罪过呢?


  “东施效顰”,不仅不应遭到人们的耻笑,相反,人们应当 向她表示足够的敬意。东施陡想“效颦”,说明她有自知之明, 既知自己貌丑,也知貌丑者不为人喜,不该轻易抛头露面。但 东施毕竞是东施,她不自暴自弃,不避己丑,不畏外孅,竞然敢 冒风险,在众目睽睽之下效法西施的身姿0虽然,她失敗了,但 她这种肯于学美的精神和敢于学美的勇气,实在可嘉;比那些 因貌丑而终年藏闺以至遍身空门的人,要译得多了。


  所以,我们对“东施效顰”,决不应否定,更不该嘲讽。跃然 她有爱美的心愿,又有学美的勇气,何必硬译迫她自惭形秽 呢!


  由此我还想到,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之间,不只相貌有美 有丑,并且,能力有强有弱,知识有多有少,水平有高有低。人 的相貌美丑很难改变,人的能力却可以由弱变强,知识可以由 少变多,水平可以由低变高。这里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外部的 支持、帮助,一是本人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并肯于向他人学 习。如果对“东施玫顰”式的行动不是加以支持而硬加嘲讽和 扼杀,实际就是说:弱者只能是弱者,他们力求改变弱者地位 的行动,将永远得不到社会的承认和支持,


  为了社会进步,“东施效顰”,无可厚非;东施精神,应当发 扬光大。

匿名回答于2021-07-27 02:44:11


这个成语故事写的是春秋时期的越国美女西施有心疼病,因此常皱着眉头捂着胸口,而同村的丑女东施看了觉得很美,也学着西施的样子,殊不知却弄巧成拙,遭人嘲笑。


然而我认为,东施虽然丑,但因羡慕西施那沉鱼落雁的美貌,而敢于去追求美,这是一种可贵的精神。东施希望自己能通过努力也获得闭月羞花的容貌,更敢于在众人面前进行努力,虽然她的努力失败了,但谁不会遇到失败和挫折呢?她的“效肇”总比遁入空门逃避现实好得多。东施这种不自暴自弃、敢于爱美、敢于追求美的精神实在可嘉由此我想到,现实生活中也应发扬这种“东施精神”。


我们不仅要敢于欣赏美,更要敢于学习生活中别人的一切优点;我们不仅要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要敞开国门,学习世界各国的先进技术,从而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为了社会的进步,为了中国的腾飞,让我们发扬“东施精神”。

匿名回答于2021-07-27 03:07:21


西施是我国著名的大美人,她有心疼的病,痛起来就就要用手捧着,别人看到觉得姿态很美。有位叫东施的女子,长相比较难看,觉得可以模仿一下,西施的美态,但别人看到,更加觉得她丑陋不堪。说明不能盲目学习别人,先要看看自身的条件,要不然不但没学到,还会变成笑话的。

匿名回答于2021-07-27 03:24:57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