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放弃与执着,要选择哪个?

该执着的事一定要执着,该放弃的事一定要放弃。人生本就有舍有得,舍、得是相辅相成的,同理,执着和放弃也是相辅相成的。对于正确的理想要执着,对于阻碍理想实现的思想、行为、事情等,要学会放弃舍得放弃。

匿名回答于2019-06-29 09:24:04


执着与放弃,在我看来根本不必作选择。因为两者并非矛盾关系,而是依从关系。如果从没执着过,何谈放弃?

人生因当执着时执着而精采,人生因懂得放弃时放弃而智慧。

但凡一个中国人,都会受儒释道三种传统文化的影响。儒家讲拿得起,积极入世,立功立德立言,凡事执着;道家讲想得开,无为而治,顺其自然,功成身退,当执着时执着,当放弃时放弃;佛家讲放得下,五蕴皆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一切有为法,如露亦如电,如梦幻泡影,要懂得放弃。这三种文化刚好先后贯穿了人的一生。中国人大概是这样的:四十岁之前为儒,四十岁之后为道,六十岁开始为佛。除去孩童时期和上学时期,一个人大约从25岁开始进入社会独立奋斗,凡事执着,一直到四十岁。正如王国维先生讲的三重经历:第一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重,“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人生所必须要执着的一段路,也是儒家讲的入世之路。四十岁之后,人生步入中年,大都有了些许成就,但是因年轻时的过分执着而损耗太多,身体逐渐出现小毛病,开始信奉道家,凡事不再强求,顺其自然。此时可为半执着半放弃的状态。及至六十岁以后,逐渐彻悟人生,从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再到看山还是山,也同样经历了三重境界。最后,凡事看淡,清心寡欲,发现人生的智慧不在做加法,而在做减法。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四大皆空。

可见,执着是一种精神,放弃是一种智慧。


匿名回答于2019-06-29 11:20:45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