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性善学说是什么的基础?

性善论是孟子全部人学体系的理论基础。性善论的提出,代表着中国人不仅将“人”作为哲学思维的主体,而且将“人”作为哲学思维的对象。

人性,作为物质意义上的自然存在物,并不存在所谓善与不善的问题。存在于人类生命之中的基本属性,如同人手中所持的工具,本来只是如何使用的问题而已。比如手本身,人们可以用手来从事劳动生产,也可能用手去做违法乱纪的事,不同的行为所造成的结果显然是不同的。

匿名回答于2021-09-23 23:07:43


性善学说是道德的基础。

性善说是孟子的人性学说。谓人生而性善。

《孟子·滕文公上》:“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又《告子上》:“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肯定道德意识具有先验的性质。但并非认为人生来即具有“仁、义、礼、智”的道德观念,只是说在人的天赋中存在这四种道德观念的萌芽。

《孟子·公孙丑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赵岐注:“端,首也。”

朱熹注:“端,绪也。”杨伯峻释“端”为“萌芽”。

孟子认为,任何人只要在适当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扩充天赋的善端,“皆可以为尧舜”; “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这种人性论观点对中国古代传统教育思想影响深远。

匿名回答于2021-09-23 23:11:06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