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公平正义的路径选择
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科学的公平理念。要认识到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公平的方式和手段是不同的;公平总是相对于某种规则或某种不公平状况而言的。公平并不是否认差距,更不是绝对的平均主义。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必须与时俱进地推进公平,要根据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不断推进公平正义。另一方面,还要引导人们不要追求绝对公平,以防止人们脱离实际,对公平期望值过高而造成的心理失衡。
要完善促进社会公正的保障机制。社会保障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安全阀”。长期以来,由于实行城乡二元社会管理制度,农村群众与保障基本无缘,扩大了城乡差距,加剧了社会不公。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实现社会公正,必须加强社会基本保障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要进一步加大对弱势群体和贫困地区的社会保障力度和政策扶助力度,特别要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步伐。
要完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法律维护机制。一要依法行政。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减少政府行为的随意性和主观性,规范政府行为。二要司法公正。从人民群众反映最突出的、制约司法公正的关键环节人手,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为权利和利益遭受侵犯的民众找回属于自己的正义。三要民主执政。推行政务公开,扩大基层民主。四要从严治政,打击“拉关系,走后门”、“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风,使政府行为公开、公正、公平。
匿名回答于2021-11-09 09:04:31
公平是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要实现公平,途经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实现公平分配。
匿名回答于2021-11-14 12:5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