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戟郎是指古代警卫宫门的官员。但是,因为古代都是冷兵器,所以说守宫门的警卫人员也属于武官,但是属于中下级武官。《史记·淮阴侯列传》:“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
秦汉郎宫中有中郎、侍郎、郎中等,负责执戟宿卫殿门,故称执戟郎。《汉书.百官公卿表》“郎掌守门户,出充车骑,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皆无员,多至千人。
议郎、中郎秩比六百石,侍郎比四百石,郎中比三百石。”
韩信少有宏志,喜爱弄兵。在家乡混不下去之后,就决意参军。
他先投靠的是当时力量强大的项羽义军,想要一展抱负。
谁知,他在项军帐下完全得不到重视,多亏了好友的躲多番举荐,才当上了一个区区的执戟郎,也就是一个高级守卫。
对此很是不满的韩信选择了逃亡。
他听从了背剑来访的张良的建议,决定投靠远在巴蜀,正是用人之际的汉王。可是,当他千里迢迢跑到汉中,却也一样是无人重视,费了好大气力,加上了夏侯婴的举荐,也才勉强的当了一个运粮官这样的小官罢了。
当时,相国萧何其实已经听闻了韩信的才能,准备在适当的机会去举荐他。可是,并不知情的韩信觉得前途渺渺无望,自己不愿做一辈子的后勤总管,因而决定再次逃亡。
当时,将领多有逃亡者,萧何并不介意,可当他听闻治粟都尉也逃跑之后,便顿时大惊,立刻单骑飞马追出,想拦回韩信。
当时已经入夜,贵为国相的他在月下的这一追,使得韩信大受感动,遂打消了逃亡的念头。
而后,萧何再次向刘邦苦谏,执意要求重用韩信。
汉王这才没办法,只得筑坛拜将。从此,韩信对刘邦死心塌地的效忠,为了他扫清群雄,为了他拒绝了小人们的谗言,最终建立了殊勋,也在历史上成为了美谈。
匿名回答于2019-09-10 22:32:06
1.秦汉时的宫廷侍卫官。因值勤时手持戟,故名
2.执戟,唐代正九品下级官名,与司阶、中候、司戈合称“四色官”。
正文
唐官名。天授二年(691)置于十二卫(即十六卫减去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卫四卫)左右各五人,正九品下。与司阶、中候、司戈合称“四色官”。
匿名回答于2022-03-08 20: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