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一二九运动的历史意义
1、促进了国内和平和对日抗战,使抗日运动成为全国的运动。
2、继承和发扬了五四以来优良传统,有力地昭示了中国青年运动应当坚持的正确方向。
3、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标志着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4、一二九运动后,先进知识分子走上了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匿名回答于2021-09-03 06:20:24
一二·九运动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游行,喊出“反对华北自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遭到国民党军警镇压。
12月16日,北平学生和1万多市民在天桥召开市民大会。会后,举行了更大规模的示威游行,这就是著名的一二·九运动。
一二·九运动 又称为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在“冀察政务委员会”计划成立的12月16日,北平学生和各界群众1万余人又举行示威游行,迫使冀察政务委员会延期成立。之后,天津学生又组成南下扩大宣传团,深入人民中间宣传抗日救国。
杭州、广州、武汉、天津、南京、上海等地相继举行游行示威。
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了全国学生的响应和全国人民的支持,形成了全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一二·九运动公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吞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大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它配合了红军北上抗日,促进了国内和平和对日抗战。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来到。
匿名回答于2021-09-03 06:4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