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诗文评类的内容和观点?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既是一部目录学著作,同时也是一部文学批评著作。(以下简称为《总目》)。其诗文评类提要最为集中、最为典型地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学术史研究的水平,而《经部·诗类》所包含的文学批评思想对于我国古代文学批评研究亦做出了重要贡献。从《总目·经部·诗类》小序可对其包含的文学批评思想进行概括:一,坚持汉学正统观念,恪守温柔敦厚和美刺的诗教。二,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评价方式。三,主张顾及全篇:既注重考证,又注重形象性;既反对徵实,又反对臆测。其四,经世致用,有补于世,服务于现实政治。其五,讲求“变创”,作者应秉笔直书,持论公平。其鲜明的思想,为后代批评家们广泛运用,不仅丰富了文学批评史的内容,更为成就中国文学批评史的高度做出了重大贡献。

《总目·经部·诗类》所体现的文学批评思想在小序中即以呈现:“今参稽众说,务协其平……并录存之以消融百年之门户。至於鸟兽草木之名,训诂声音之学,皆事须考证,非可空谈。今所采辑,则尊汉学者居多焉。”可见,“尊汉学者居多焉”的汉学正统;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评价方式;“至於鸟兽草木之名,训诂声音之学皆事须考证,非可空谈”的注重考评结合、既反徵实又反臆测的方法;“参稽众说,务协其平”的务求持平、讲求变创的原则,皆成为作者批评的主导思想。

一、坚持汉学正统,恪守温柔敦厚和美刺的诗教

(一)、温柔敦厚、美刺诗教的源起

1、温柔敦厚:中国古代儒家的传统诗教,它的提出,最早见於《礼记‧经解》:“温柔敦厚,诗教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於诗者也。”这是汉代儒家对孔子文艺思想的一种概括。“温柔敦厚”既是儒家之诗论,也是儒家之人品。唐代孔颖达《礼记正义》对此解释说:“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云温柔敦厚是诗教也。”这是就诗歌讽谏的特点来说的,体现了对作者写作态度的要求。同时,《礼记正义》又说:“此一经以《诗》化民,虽用敦厚,能以义节之。欲使民虽敦厚不至於愚,则是在上深达於《诗》之义理,能以《诗》教民也。”这是就诗歌的社会作用来说的,既需要运用温柔敦厚的原则,同时也必须以礼义进行规范。

对於这一艺术信条,前人曾作过多种解释,但很少有人提出过怀疑。直到清初,王夫之写《姜斋诗话》认为诗教并不切合实际。其後袁枚作《再答李少鹤书》,也认为诗教并不可信。不过,他们都未能深刻认识诗教的实质。

温柔敦厚说除了伦理原则的意义外,在後世有时也被引伸为艺术原则,例如“柔厚”说—尽管作为艺术原则,但柔厚说最终是以温柔敦厚的伦理原则为规范的。

匿名回答于2021-03-22 07:45:54


先说结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吉布斯文凭类的内容和观点如下。内容主要包括了先秦到明清时期的诗歌词赋,散文史传等文体。收录了我国历史上3000多年以来的文人墨客的大量作品。

观点包括了以传统的汉学正宗思想为核心内容,并且收录了杜甫的诗歌。

匿名回答于2021-10-04 02:26:40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