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的耕地类型是旱地为主。黄土高原主要是半湿润地区,水源不是很充足,所以无论是平耕地、坡耕地或修建的梯田(旱田),都是旱地为主。
匿名回答于2021-04-21 04:34:01
1、灌溉水田:灌溉水田主要是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可以正常灌溉,用于种植水生作物的耕地,主要有灌的水旱轮作地。
2、望天田:望天田是指无灌溉设施、主要依靠天然降雨、用于种植水生作物的耕地,比如有无灌溉设施的水旱轮作地。
3、水浇地:水浇地是指除水田、菜地以外,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的田地,水浇地在一般年景都可以正常灌溉。
4、旱地:旱地是指没有灌溉设施,主要依靠天然降水种植旱作物的耕地,包括没有灌溉设施,仅靠引洪淤灌的耕地。
5、菜地:菜地通常是指常年种植绿色蔬菜为主的耕地,比如大棚用地也属于这一类。
匿名回答于2021-10-11 06:02:47
井田制: 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地皮国有制度,西周时盛行。当时,门路和渠道纵横交织,把地皮分开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
屯田制:指的是使用士兵和农人垦种荒地,以取得队伍抚育和税粮.又有军屯,民屯和商屯之分.商屯亦称盐屯,明盐商为了便于在边田产区纳粮换盐而办的屯垦.这是在明朝了,而民屯和军屯便是所说的屯田.而屯田制便是以屯田为目标而创建的一种制度,由曹操创建.
占田制,西晋颁布的土地、赋税制度。从占田制的内容看,它是一种既保证政府收入,又保护士族特权的一种土地制度。占田制并不是官府授田,更不是将地主的田地授与农民,而是在屯田制破坏的前提下,允许农民占垦荒地,占田制中对于官僚士族占田、荫客、荫亲属等特权的规定,其主要精神不在于对官僚士族的特权加以限制,而在于确认和保护他们已占到大量土地和户口的既成事实。
均田制:中国古代北魏至唐中叶封建政府推行的地皮分派制度。西晋末年,中国北方在永嘉之乱之后,户口迁移,地皮荒凉,国度钱粮收入受到紧要影响。为担保国度钱粮来历,北魏孝文帝于太和九年(公元485年)宣布均田制并开始执行。
匿名回答于2021-10-12 23:5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