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一省两院制分别是什么?

一省两院分别是法院和检察院。

匿名回答于2021-03-23 23:09:03


元朝在中央实行一省两院制。“一省”指中书省,“两院”指枢密院和宣政院。中书省长官为宰相,相权有所反弹。枢密院掌军事,宣政院掌全国佛教及西藏地方事务。在地方实行行中书省制,简称行省制。“行”是派出的意思,行省是地方机构,但行省官员属于中央派出去的官员,代表中央去掌管地方事务。行省制是中国古代地方省级行政区划的开始。

匿名回答于2021-10-08 01:05:04


一省两院

元朝政治制度与金朝一样承袭宋朝制度,采取文武分权的制度,以中书省总理政务,枢密院掌管兵权。然而元朝的中书省已成为中央最高行政机关,元朝不设置门下省,尚书省时设时不设,仅元世祖时期与元武宗时期有设置,所以门下省与尚书省的权力皆交给中书省。

中书省统领六部,主持全国政务,形成明清内阁制的先驱。其组织架构继承南宋体制,宰相的称呼共有中书令、司统率百官与总理政务等,常以皇太子兼任。下分左右丞相,中书令缺则总领中书事务。平章政事又居次,凡军国重事,无不参决。副相方面有左右丞、参政等。六部共有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与工部,内有尚书、侍郎。尚书省主要负责财政事务,不过时置时废。

枢密院执掌军事,御史台负责督察,与宋朝制度大致相同,然而在地方设有行中书省、行枢密院与行御史台。此外又有掌管学校的集贤院、掌管御膳的宣徽院、掌管驿传的通政院,其他还有太常礼仪院、太史院、太医院与将作院,略前代的九寺诸监。最后新成立的是宣政院(初名总制院),负责佛教及吐蕃(今西藏)地区军政事务,这是前代所没有的。

匿名回答于2021-10-08 01:09:54


元朝的一省两院制分别是中书省和都察院以及检察院。元朝是领土面积空前广阔的少数民族政权,为了加强中央统治和中央集权,元朝在中央设立了中书省,中书省的首脑市宰相,宰相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并且直接听命于皇帝,它还拥有宰相府。

匿名回答于2022-02-16 09:03:00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