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言五首并序
白居易
元九在江陵时, 有《放言》长句诗五首, 韵高而体律, 意古而词新. 予每咏之, 甚觉有味, 虽前辈深于诗者, 未有此作.唯李颀有云:“济水至清河自浊, 周公大圣接舆狂.” 斯句近之矣. 予出佐浔阳, 未届所任, 舟中多暇, 江上独吟, 因缀五篇, 以续其意耳.
朝真暮伪何人辨? 古往今来底事无?
但爱臧生能诈圣, 可知宁子解佯愚?
草萤有耀终非火, 荷露虽团岂是珠?
不取燔柴兼照乘, 可怜光彩亦何殊?
臧生:一作庄生.
世途倚伏都无定, 尘网牵缠卒未休.
祸福回还车转毂, 荣枯反覆手藏钩.
龟灵未免刳肠患, 马失应无折足忧.
不信君看弈棋者, 输赢须待局终头.
赠君一法决狐疑, 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 辨材须待七年期.
[真玉烧三日不热.豫章木生七年而后知.]
周公恐惧流言后, 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 一生真伪复谁知?
当初:一作当时.
谁家第宅成还破? 何处亲宾哭复歌?
昨日屋头堪炙手, 今朝门外好张罗.
北邙未省留闲地, 东海何曾有定波.
莫笑贫贱夸富贵, 共成枯骨两如何.
泰山不要欺毫末, 颜子无心羡老彭.
松树千年终是朽, 槿花一日自为荣.
何须恋世常忧死, 亦莫嫌身漫厌生.
生去死来都是幻, 幻人哀乐系何情?
朝真暮伪何人辨, 古往今来底事无。
但爱臧生能诈圣, 可知宁子解佯愚。
草萤有耀终非火, 荷露虽团岂是珠。
不取燔柴兼照乘, 可怜光彩亦何殊。
朝真暮伪何人辨, 古往今来底事无。
但爱臧生能诈圣, 可知宁子解佯愚。
草萤有耀终非火, 荷露虽团岂是珠。
不取燔柴兼照乘, 可怜光彩亦何殊。
匿名回答于2022-04-21 09:32:43
《放言》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
这首诗诗说的是一个人人品有真有伪,须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恶而知其美,好而知其恶。
第一句说周公。
周公辅其兄武王伐商,定了周家八百年天下,后武王崩,太子成王年幼,周公抱成王于膝,以朝诸候。
有庶兄管叔、蔡叔心忌周公,反布散流言,说周公欺侮幼主,不久篡位。
成王疑之。
周公辞了相位,避居东国,心怀恐惧。
一日,天降大风疾雷,击开金匮,成王见了册文,方知周公之忠,迎归相位,诛管叔、蔡叔。
假如管叔、蔡叔流言方起,周公一病而亡,金匾之文未开,谁人与他分辨?后世不就会把好人当做恶人?
第二句说王莽。
王莽乃西汉平帝之舅,为人奸诈。
好相国威权,阴有篡汉之意。
恐人心不服,乃折节谦恭,尊礼贤士,假行公道,虚张功业。
天下郡县称莽功德者,共四十八万七千五百七十二人。
莽知人心归己,乃眈平帝,迁太后,自立为君。
改国号曰新,一十八年。
直至南阳刘文叔起兵复汉,被诛。
假如王莽早死了十八年,不就是一个完名全节贤宰相,垂之史册?不把恶人当做好人么。
匿名回答于2022-04-21 17: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