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36计第五计?

《三十六计》是指《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是世界上最早的兵法著作,深刻总结了三春秋时期各国交战的丰富经验,集中概括了战略战术的一般规律。

第五计 趁火打劫 : 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意思是指趁人家失火时去抢劫。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趁火打劫之计的使用,在中国历史上层出不穷。趁火打劫之计的特点,就是利用时机,果断地打击对方。

匿名回答于2021-09-06 01:00:17


三十六计第五计是趁火打劫。

趁火打劫的原意是:趁人家家里失火,一片混乱,无暇自顾的时候,去抢人家的财物。趁人之危捞一把,这可是不道德的行为。此计用在军事上指的是:当敌方遇到麻烦或危难的时候,就要乘此机会进兵出击,制服对手。《孙子·始计篇》云:“乱而取之。”唐朝杜牧解释孙子此句为“敌有昏乱,可以乘而取之”,就是讲的这个道理。

匿名回答于2021-09-06 01:09:39


36计第5计:趁火打劫

历史深远流长,文化博大精深一一三十六计之第五计:趁火打动。原文: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译文:当敌人遇到危难时,就要趁机出兵夺取胜利。这是一个强大者果断决断,抓住有利战机,制服敌人的谋略。

此计是从"刚"喻己,以"柔"喻敌,言乘敌之危,就势而取胜的意思。

所谓"火″即对方的困难、麻烦。敌方的困难不外有两个方面,即内忧、外患。天灾人祸,经济凋敝,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农民起义,內战连年,都是内患;外敌入侵,战事不断,都是外患。敌方有内忧,就占它的领土;敌方有外患,就夺他的百姓;敌方内忧外患岌岌可危,赶快兼并它。总之,抓住敌人大难临头的危急之时,赶快进兵,肯定稳操胜券。

《战国策.燕二》中的著名寓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也就是"趁火打动″的形象体现。

匿名回答于2021-09-06 01:23:05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