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楚国尚武为何还是灭国?

第一,楚国的地域太广,没有自然天险可以防守,所以楚国军队往往可以长驱直入中原,但是反过来败时也是没有地形可以依托来防守。这一点也许是楚国君臣贪心所致,本来楚国取得江南广大区域后可以将都城定在江南,依托长江天险。


可是楚国要争霸中原,在饮马黄河之后,为了继续进攻中原各国楚国始终没有迁都。直到每次被敌国攻破都城才迁都,这种被动的迁都造成了不可想象的损失。

第二,战略上的失误。一是楚国没有抢在秦国之前攻下巴蜀,虽然那时只有汉中之地才可以进巴蜀,而秦国占据汉中。但是楚国完全可以动用水军沿江直上进攻成都,从伍子胥带到吴国的水军训练技术可以看出,楚国水军的战斗力是非常强的。二是在战国后期灭掉了鲁国。这使本来就很突出的齐楚矛盾更加尖锐,导致后来几次的合纵中齐楚之间的互不信任,屡次失败。


第三,贵族长期把持政权。虽然战国初期吴起的变法一定程度上改变这种局面,但是吴起注意到的只是表面现象,而没有看到楚王才是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权威,楚国贵族长期把持政权却没有谁能取而代之。说明楚王还是他们主要的利益代表者。


这一点表现在楚国春秋战国国君的比较中就可以看出,春秋时期,楚国的国君都是英明有才干的人,而到了战国楚国却屡出昏君。也从一个侧面表现出楚国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而这一点又以贵族掌权为代表。


第四,楚民族宽厚的本性。楚国吞并了如此之多的国家,这些亡国的民族又如此复杂,华夏蛮夷濮越,文明程度相差很大,历史渊源各不相同,楚国都能加以安抚。楚国在战争中从末有过像秦军那样,动辄斩首几万,也没有看到大量弑俘的记录。


为什么说这也是一个导致楚国失败的原因呢,对比一下秦国就知道了,秦军大量杀人导致敌国军队的兵员得不到补充,将青壮年全部杀死后,即使敌国军队得到补充,也都是老弱病残,根本不是秦军的对手,所以秦军即使在几次战役中失败了也没有关系,而关东几国就不同了,所以到了战国后期各国都学习秦国,战争变得异常惨烈和血腥。俘虏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楚国在这方面也是很吃亏的。

匿名回答于2020-12-21 08:43:17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