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为什么古代的鼎多数是三足,而不是四足呢?



鼎有三足与四足之分。三足鼎一般为三足圆形,四足鼎一般为四足方鼎。三足鼎代表阳,用来祭天,四足鼎代表阴,用来祀地。这正好符合古人“天圆地方”的说法。三足鼎一般是三足两耳一圆,正好符合道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再者古代“君权天授”的思想,是古代帝王权力的象征,由以三足鼎为重。所以三足鼎比四足鼎多。



早出现是在新石器时代,质地为陶质,皆为三足,是一种炊器,由于在发掘中往往伴随兽骨发现,所以其最初是用来煮肉。大约在二里头文化,也就是所谓夏代遗址中首度发现三足两耳的青铜鼎,但容积较小。在商代中期才出现四足鼎,且形制较大。在商代晚期,鼎已经退出炊器行列,成为权利地位的象征。这也是三足鼎比四足鼎多的原因。

以上均属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匿名回答于2019-06-08 05:29:09


这个问题好,仔细想一下就能得到正确的结论。古人制作工艺还不成熟,脚容易有长短,三足不管差多少都可以同时接触平面,可以站稳的。四足只要有一足有长短,就会“翘脚”。

匿名回答于2019-06-08 20:50:12


古代的鼎为什么是三脚,而很少见的四脚?

这个问题其实没有其他网友回答的那么复杂。第一,古代的金属材料冶炼不容易。你就比如说铜鼎吧,既然三个角能立起来,我为什么要做4个角呢?岂不是浪费一条腿?

第二,古代的点主要是用于下面要烧火来炖汤,煮东西。根据生活经验的话,三个腿,肯定是既稳定,在下面烧火也方便。整四条腿,那烧火都不方便。

第三,古代的顶大多是圆鼎,三个腿是比较美观的,嗯,只有一个除外,那就是司母方鼎,像这种方鼎的话,当然只有整4个腿了。




匿名回答于2019-06-09 00:44:33


三足为圆鼎,四足为方鼎

为何三足的圆鼎多过四足方鼎。这是因为鼎,其前身就是锅。

你看看有没有方形的锅。

所以说圆鼎就是鼎的最初形态,这个可以从很多远古的陶器中看到与三足鼎形态类似的器物,却很少能有与四足方鼎类似的器物。

而方鼎是鼎被赋予比如权力和其他之后,出现的一种衍生形态,但这并没有完全取代鼎的最初形态。

所以圆鼎的数量大大多于方鼎。

匿名回答于2019-06-09 02:28:26


三足鼎是在历史中最早出现的,一开始作为实用器,圆形三足造型相比方形鼎制作难度比较低,而且三足较为四足更为稳定。后来鼎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作用和意义,三足圆鼎为阳鼎,祭天。四足方鼎为阴鼎,祀地。




匿名回答于2019-06-08 06:58:58


古代鼎是分天地阴阳的,圆形三足两耳鼎,代表天是阳性,男性贵族用,方形四足鼎代表地属阴,女性贵族用,比如司母戊鼎,祭祀母亲用的。

古代三是阳性数字,离卦,代表火,这些三足的青铜器一般要用来加热,下面要用火,足一般较高,轻细,尖锐,都代表阳性和火。

古代最大的阳性和火是太阳,传说太阳中有三足金乌,所以在铸造阳性用火的青铜器时,一般用三足,比如鼎、爵、斝、鬲、甗、觥等,就是现代交通工具也这样,飞机,三个起落架。汽车,四个轮子。古代鸟为阳,兽为阴。

匿名回答于2022-04-27 05:44:32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