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是地壳长期稳定、升降运动极其缓慢的情况下,经过外力剥蚀夷平作用和堆积作用形成的。
冲积平原主要由河流冲积而成。它的特点是地面平坦,面积广大,多分布在大江、大河的中、下游两岸地区。
侵蚀平原主要由海水、风、冰川等外力的不断剥蚀、切割而成。这种平原地面起伏较大。 华北平原的形成一直可以追溯到一亿三千多万年以前的燕山运动时期。那时北方地区曾发生一次强烈的地壳运动,形成高耸的太行山。
到了距今三千万年前的喜马拉雅运动时,太行山再次抬升,东部地区继续下陷。
久而久之,就在山麓东部形成一大片扇面状冲积平原,由于黄河、海河、滦河等水系每年都要挟带大量泥沙,自西而东冲刷和堆积到东部低洼地区,使古冲积扇面积不断向东延伸扩大,最后终于形成了坦荡辽阔的华北平原。
匿名回答于2019-05-04 09:41:01
平原的形成一般都是河流冲击的结果,河流在拓宽自己河床的同时,把大量的泥沙堆积在两岸,日积月累,这些沉淀物就慢慢形成了平原。按其形成原因可以分为构造平原、侵蚀平原、侵蚀一堆积平原和堆积平原。
平原的形成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构造平原,由地壳运动形成;冲积平原,主要由河流冲积而成,特点是地面平坦,面积广大,多分布在大江、大河的中下游两岸地区;一类是侵蚀平原,主要由海水、风、冰川等外力作用不断剥蚀、切割而成,特点是地面起伏较大。
平原是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的一个较大区域,主要分布在大河两岸和濒临海洋的地区。陆地上地表面低于海拔200米,地面开阔、平坦的土地叫平原。平原地区一般地势低,土地肥沃,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世界上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平原上。
匿名回答于2021-11-21 14: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