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高原的前世今生
中国幅员辽阔地质地貌复杂多样。中国多山多高原、盆地,平原面积较小。中国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等四大高原,这四大高原来历各异,地形地貌也各不相同。
“碰出来”的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是中国面积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也是中国地质年代最年轻的高原。数千万年前青藏高原一带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随着地壳运动的不断变换,持续北上的印度地质板块与古亚欧大陆板块发生了碰撞。由于印度板块向亚欧大陆板块俯冲的刚性极强,推升了两大板块之间海底地壳的不断隆起,由此青藏高原开始生成。如今,青藏高原持续数千万年的隆起还在持续,也使这里形成著名的“世界屋脊”地质奇观。青藏高原有许多雄伟的高山、盆地、湖泊和终年积雪的雪山,这里空气稀薄、长冬无夏,有许多奇特的野生动植物。
“老出来”的内蒙古高原
内蒙古高原是辽阔的蒙古高原的一部分,位于亚欧大陆腹地,是中国地质年代最古老的大高原。它在1亿多年前就已经基本成形。内蒙古高原由于长期经受风沙侵蚀,地表受风化影响明显,海拔不高,地势平缓,少山多草木,少林多风沙。内蒙古高原降水不多,多牧场少森林耕地,是中国古代许多游牧民族的发源地和世居地。这里也曾诞生了震惊世界的蒙元帝国。
“挤出来”的云贵高原
云贵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它也是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不断碰撞挤压的产物。这里地质活动活跃,地表崎岖不平,林草丰富,植被茂盛,多山川相间的地貌景观。这里多山多河多阴雨,俗话说“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云贵高原地质地貌和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也孕育了丰富多彩的人文特色。
“刮出来”的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是中国面积最小的高原,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这里沟壑纵横、少山多风,地表水土流失较重。黄土高原是千百万年来不断遭受蒙古高原南下的风沙侵袭,经年累月的风沙浮尘为这里输送了大量的黄土。黄土高原层层沉积的原生黄土也成为研究高原生成和地质演化的绝佳材料。
匿名回答于2021-07-25 06:47:50
一、中国的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
海陆位置: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部
纬度位置:南北跨纬度近50°,大部分在温带,南部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二、疆域和邻国
(1)概况
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是世界第三大国。
(2)领土四至
最北端:黑龙江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航线
最南端:南海南沙群岛上的曾母暗沙附近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
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附近

(3)邻国
我国陆上国界长达两万多千米,共有14个陆上邻国,从鸭绿江口开始到北仑河口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三、我国的行政区划
我国的行政区基本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和乡(镇)三级,省级行政单位包括 23 个省、5 个自治区、4 个直辖市和 2 个特别行政区。
四、中国的地形
(1)地形概况
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地形齐备,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 2/3。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构成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第一阶梯主要由青藏高原构成;第二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等;第三阶梯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2)主要地形
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
内蒙古高原:高原地势平坦开阔,西北部多荒漠、戈壁、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
黄土高原: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
云贵高原:高原大部分地区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
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内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
柴达木盆地:被美誉为“聚宝盆”。
四川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著名的成都平原位于盆地西部,农业发达,物产丰富“天府之国”之称。
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黑土面积广大。
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地面坡度很小。
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五、中国的气候
中国幅员辽阔,跨纬度较广,距海远近差距较大,加之地势高低不同,地形类型及山脉走向多样,因而气温降水的组合多种多样,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从气候类型上看,东部属季风气候(又可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西北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属高寒气候。
季风气候的特征:冬季吹偏北风,寒冷干燥;夏季吹偏南风,温暖湿润。
夏季我国普遍高温,7 月大部分在 20℃以上;冬季温度由南向北递减,1 月 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六、河流和湖泊
匿名回答于2021-07-25 07:08:40
我国幅员辽阔 ,自然条件复杂,孕育着丰富的生物资源.独特的自然历史条件,尤其是不少地区未受第四纪大冰期冰川覆盖的影响,使我国保存了众多的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早已灭绝的古老物种;多样的气候和复杂的地形,使我国植物最丰富的西南地区成为世界被子植物发生的摇篮和分化中心.我国约有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3万多种,占世界植物种类的10%
匿名回答于2021-07-25 07:28:47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领土辽阔广大,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位为美国。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
我国疆域范围南起南沙群岛南端的曾母暗沙南侧,北至漠河地区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南北相距5500余千米。
西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以西的帕米尔高原,东至黑龙江省抚远县境内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流处,东西相距5200千米。
我国幅员辽阔,经度从东经72度到135度,按国际时区划分,我国横跨五个时区,也就是东五区、东六区、东七区、东八区和东九区。
扩展资料:
中国幅员辽阔,跨纬度较广,距海远近差距较大,加之地势高低不同,地形类型及山脉走向多样,因而气温降水的组合多种多样,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
从气候类型上看,东部属季风气候(又可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西北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属高寒气候。
中国从南至北呈现出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六个温度带;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各地年平均降水量差异很大。
中国的蓝色国土,包括渤海全部、黄海、东海和南海的一部分、台湾岛的周边海域及国际海底区域的一部分。总面积约近300万平方千米,相当我们陆地领土的30%。
匿名回答于2021-07-25 07:38:00
一说起我国的基本国情,大家都会说我国地大物博,幅远辽阔,总体上来说就是国土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0多万平方公里,北起黑龙江省的漠河,南到南海的曾母暗沙,西起帕米尔高原,东到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汇处。我国横跨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地区,北国飘雪时,南方还穿着单衣。
匿名回答于2021-07-25 07:5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