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徒善不足以为政原文?

出自《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诗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


  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员平直,不可胜用也;既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胜用也;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故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上无道揆也。下无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故曰: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


  诗曰:‘天之方蹶,无然泄泄。’泄泄,犹沓沓也。事君无义,进退无礼,言则非先王之道者,犹沓沓也。故曰: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

匿名回答于2020-11-20 07:33:15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的翻译是:只有善德不足以处理国家的政务,只有法令不能够使之自己发生效力意谓治理国家必须把行善政与行法令结合起来。体现了法的局限性。这也就是说法律除了规范以外,要真正发挥法律作用,离不开主体的素质、法律体制、人们的法律意识等。

匿名回答于2022-01-03 08:52:39


徒善不足以为政,下一句是徒法不能以自行。语出孟子《离娄章句上》。

孟子认为,「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边。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在上位者即使具奋了仁爱之心,但老百姓劫无法得到恩泽,因此他的施政亦不可以成为后世效法的对象。这是因为施政者没有施行先王之道的缘故。

所以,只有善良的仁心是不足以治理民政,单单靠治术法规也无法顺畅执行政令的。

匿名回答于2022-01-10 21:59:08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