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1951年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

匿名回答于2021-04-11 19:13:25


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1915年,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领导的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向尊孔复古的封建逆流展开猛烈的进攻,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新青年》是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原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自1915年9月15日创刊号至1926年7月终刊共出9卷54号。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群益书社发行。该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并且宣传倡导科学(“赛先生”,Science)、民主(“德先生”,Democracy)和新文学。

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今安庆)人。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伟大的革命家与改革家、伟大的民主主义者、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五四运动的思想指导者;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创始人;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最主要的领导人;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个深刻总结、反思苏联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人。

匿名回答于2021-04-26 00:24:20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新青年》杂志。《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是陈独秀在上海所创办,从1915年9月15日发刊一直到1926年7月终刊,一共出刊9卷54号。此外,《新青年》还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革命杂志。

在陈独秀担任北大文科学长后,《新青年》也由上海转至北京。在1918年1月,陈独秀将《新青年》的个人主编改为同人刊物。鲁迅、李大钊、胡适等人都参与到编辑部中,并成为撰稿人。

  关于《新青年》的主要文章有:胡适在1917年1月1日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鲁迅在1918年5月15日发表的《狂人日记》。李大钊在1918年10月发表的《布尔什维克的胜利》等文章。《新青年》提倡民主和科学。后来,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还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

匿名回答于2021-04-28 00:23:44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