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隆、嘡、咚、哐啷、当。
一、轰隆[hōng lōng]
释义:象声词。形容雷声、爆炸声、机器声等。
引证: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七章:“好像万马奔腾似的吼叫,随着再一次的轰隆一声门的巨响,人群潮水一般涌到第二道门里来了。”
二、嘡拼音tāng
释义:象声词,形容打钟、敲锣一类的声音:嘡的一声,锣响了。
三、咚拼音dōng
部首口部、部外笔画5画、总笔画8画。
释义:象声词,形容重东西落下或击鼓的声音。
四、哐啷[kuāng lāng]
释义:象声词。形容物体碰撞声。
引证:萧红 《生死场》七:“车轮在辙道上哐啷的牵响。”
匿名回答于2021-11-18 08:06:01
鞭炮声的拟声词有噼啪,辟里啪啦。噼里啪啦是拟声词,形容连续不断的爆裂、拍打的声音。
例句:过年了,外面鞭炮声噼里啪啦响个不停。
拟声词是模拟自然界声响而造的词汇,是世界上所有语言都具备的成分。拟声词虽然也是摹仿自然的声音,却有很大的主观性。自然界的声音无限,通过我们耳朵和大脑的诠释,主观音感的辨别,再由自己语言的音位系统模拟,这样的模拟往往会失真。
因为拟声词多半用来描绘、形容,因而有人把它归属形容词。也有人把主观的感情、情绪所兴发的声音(例如唉!啊呀!乌乎!)归入拟声词。都是不妥当的。 形容词和拟声词仍有界限存在,前者的重叠形式有强调意味和感情色彩,拟声词的重叠形式是纯表音的,不产生任何附加意义。
匿名回答于2021-11-30 08:1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