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为什么上海有这么多外地人?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上海是中国的上海,是共和国版图上的一个地方,所以上海有许多外地人,就象外地有许多上海人一样,但不管是上海人,还是外地人,都是中国人。

匿名回答于2019-08-16 23:35:12


1958年江苏省13个县划归上海,如松江、青浦和浦东等,连闵行也是江苏的,叫上海县。在此以前上海的区域简单但不精确的说就是浦西中环以内。

匿名回答于2019-08-17 00:56:13


因为上海这个地方原来都没有人

匿名回答于2019-08-17 03:21:11


2000年退伍,2001年在徐州市狮子山派出所当治安员,2002年考好驾驶证,2003年去桂林半年,2004年来到上海打拼至今,现在市政公司开扫地车,踏踏实实的做一名城市的美容师。!




匿名回答于2019-08-22 06:16:07


这是个相对公平的地方

匿名回答于2019-08-17 17:27:12


上海自开埠以来就是海纳百川的城市,每个人都向往发达的地区,所以上海外地人多,也要感谢这些外来人员为上海城市建设作出的贡献

匿名回答于2019-08-18 21:20:43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是一个发展天地可容纳千千万万大学生和打工者的溶身之地,就是这些人给上海带来未来,带来飞跃发展,上海经济充沛,工资待愚比其它城市高,就业机会多,这就是吸引外地人到上海打工挣钱兴趣,上海留得住的最大原因。

匿名回答于2019-08-15 13:56:33


深圳的外地人更多,相比而言,上海没有深圳那么包容。

匿名回答于2019-08-14 23:56:21


因为上海是全国的上海[衰]

匿名回答于2019-08-17 03:37:23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这句话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让现实来诠释。

每一个经济繁华的大城市都会有外来人员,上海自然不例外,而且,只要是身处这座城市里,不管你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会深切地感受到;“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外地人?”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之所以这样,很大一点就是和上海的政策有关系,那就是如雷贯耳的“海纳百川”,说得俗一点,就是大门敞开,也可以说没有门槛。从来没有哪一个大城市会像上海这样八方迎客,来者不拒,照单全收。没有筛选。

这样的后果,就是现在的状态,大量的外地人,出门去不说普通话已经行不通了。这还是上海么?

作为本地人,这样的感触是最深的了。早些年,出门在外自然都是本地话,很少会用得着说普通话,那会生活在这里的外地人,很少,门槛也不低。那会有很严格的外来人员管理制度,必须办理居住证、暂住证,粮油米面也不是有钱就可以买得到的,还必须有票证,而作为外地人,是不会有这里的票证的,而粮油米面又是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所以,那会生活在上海的底层外地人,还是过得蛮艰辛的,很多货物只得加钱购买。这只是一点,难不倒,更有一个让他们闻风丧胆的政策,就是强制遣返制度。

在这样苛刻的制度下,还能有多少的外地人生活在上海?

而后,时代的发展,历史的进步。强制遣返制度被废除,成了中国司法的一个里程碑。各种票证的废除,只要有钱,就可以行通天下。进上海的门框门槛,不但降低,而是几乎是拆除了,提出了“海纳百川”的政策。从高端到低端,无所不有,外地人就像潮水一般涌入上海,又重现了当年“冒险家的乐园”的盛况。都说上海人排外,事实上,从来没有哪座大城市会像上海这样宽容,要说最不排外的大城市,上海说第二,没有哪个城市敢说第一。

在这里,会用行政手段禁止电视和广播里的沪语节目。学校里禁止说沪语,这是学生学分考核的一个内容,也就是说,身为本地人在本地说本地话,要扣分,而且这样的一幕不单单发生在学校,很多单位也是这样的考核。在外地人面前说上海话就是排外。并且,就是说“外地人”也算是排外,而是要改称“外来人员”。

有了这样的保护政策,高端人才自不必说了,就算是最普通的人,在这里也不愁找不到工作,也不愁找不到赚钱的途径。这,就是上海最最神奇的所在。

我很尊敬那些安分守己,辛勤付出的外地人。但是,对那些一边不停骂着上海和上海人,一边却又打死都不肯离开上海的外地人,非常厌恶。

所以。现在的公众场合,最明显的就是地铁和医院里,水泄不通,外地人的密集程度大到不可想象。不会说普通话,已经是没法出门的了。

上海已经是这样宽容,已经不顾本地人而是偏向外地人了,更不可能保护和弘扬本地文化。所以,别说上海人排外这样的话了。这里已经是外地人的乐园。谁会舍得离开乐园?

匿名回答于2019-11-12 10:13:54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