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铸造中气孔缩孔和砂眼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这三种缺陷成因各不相同。

气孔分三种:析出性气孔、侵入性气孔、反应性气孔。成因也不相同。析出性气孔的成因:金属液在熔炼过程中吸气太多,过后也没采取净化除气措施,在浇注冷却过程中就要析出-----通常是最后的冷却凝固部位。侵入性气孔的成因:铸型和芯子(包括它的涂料)发起量太大(如水分和有机物),而透气性太差。由金属液的浇注温度决定的开始凝固时间正好是发气的高峰,这样侵入性的气体就凝固到铸件中。反应性气孔的成因:金属在浇注过程中,金属液或者是金属的氧化物和铸型、芯子(或涂料)反应生成气体未及时排出而凝固到铸件中。这种气孔也叫皮下针状气孔。缩孔的成因:铸件在冷却凝固过程中,金属液体积收缩,金属液未得到有效的补充造成。砂眼的成因:工艺操作过程中不注意带入的杂物;涂料、铸型、芯子被金属液冲坏;浇注过程中由金属液从外部或者浇道的某一部分带入的杂物。

匿名回答于2020-01-03 05:06:01


气孔的形成原因包括模具预热温度太低,液体金属经过浇注系统时冷却太快;模具排气设计不良,气体不能通畅排出;涂料质量不达标,挥发或分解出气体;模具型腔表面有孔洞或凹坑,导致液体金属注入后在该处的气体迅速膨胀压缩液体金属,形成气孔;模具型腔表面锈蚀,没有清理干净;原材料存放不当,使用前没有经过必要的预热;使用的脱氧剂质量不好、用量不够或者操作方法不当。

匿名回答于2022-03-01 21:37:47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