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从小难缠的孩子性格怎么样?

难缠宝宝——哭着闹着要大人抱,只要抱起来就很容易满足,头几周会哭闹,当对环境适应之后,就会变得安静下来;

匿名回答于2021-04-27 04:09:41


相信很多孩子都出现过这种情况,自己想做的事一定要做,完全不管家长的劝解安慰,说得好听点叫“执着”,说的难听点就是油盐不进啊,讲道理没用,批评也没用,简直软硬不吃。


孩子的这种我行我素是在让家长头疼,一定要把家长磨得没脾气了才罢休。实际上这种“难缠”是叛逆的初成形态,在面对油盐不进的孩子时家长一定要打起精神,尽早排除孩子性格进一步偏执的可能。

匿名回答于2021-04-23 01:14:28


一、 孩子“难缠”的那些让人头疼的表现

1.过于“任性”


自己认准的事完全听不进去家长的话,比如没吃饭的时候非要吃冰淇淋,全然不管家长的劝说,一定要吃到嘴里才罢休。家长们最头疼的就是这些孩子根本不理会自己的苦口婆心,在情绪上太过于任性。


2.爱哭闹


当家长表现出不情愿、不允许的态度时,孩子的情绪就会变得不稳定,最常见的就是通过哭闹来让家长妥协。因为在他们看来,哭闹就是最好的武器,遇到事情哭一哭,等到爸爸妈妈觉得心软了或者不耐烦了,自己就能如愿做自己想做的事了。


3.依赖心强


“难缠”的孩子看起来好像是很有主见,但从另一些角度上表现出他的依赖心比较重。在一些“非合理”事情上的过于坚持,其实是对家长进行冷暴力“威胁”,使得家长不得不妥协;而这种他们需要的妥协恰恰说明了孩子对家长的依赖,自己无法实现的目标,需要在家长的“许可”之下才能达成。


每个孩子的性格都是在后天慢慢养成的,“难缠”自然也有“难缠”的理由,家长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最亲密的角色,一定要找到孩子“油盐不进”的根本原因。


二、 什么原因导致孩子“难缠”什么道理都听不进去?

1.不能控制自己情绪


孩子因为年龄的限制,缺乏理性判断的能力,在无法正确理解家长良苦用心之前,在他们较为简单的思维模式里形成的只有家长的阻碍,自然会产生心理上的落差,情绪会有些崩溃。而孩子又无法很好的控制情绪,在比较激动的情绪中,自然听不进去家长的话。


2.家长态度强硬


在很多家庭里,孩子的行为都是按照家长的标准来衡量的,“这个不行,不可以做”,家长们总是喜欢简单粗暴的将自己的态度传递给孩子,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接受程度。家长的强硬态度很容易激发孩子的叛逆心理,不管家长说什么,一定要反着来。


3.孩子缺乏安全感


在孩子世界里的“油盐不进”,有些时候是对自我世界的保护。这种情况在离异或者亲子关系比较紧张的家庭中会比较常见,孩子认为家长不会理解或者帮助自己,在这种不安全的环境中,与其被大人压制着妥协,不如把自己包裹起来。


所谓孩子的“难缠”,实际上是性格的初现。油盐不进的固执多多少少能反映出孩子的心理存在某些需要纠正的问题,在幼儿期不及时止损,经过青春期的发酵就会形成更为偏执的叛逆。


三、 对于“难缠”的孩子,家长应该如何对待?

1.给予孩子充足尊重


孩子在某件事上有明显的情绪波动,这就说明这件事对孩子来说一定有他自己理解的特殊性。在两方无法达成共识的时候,先听听孩子的想法,给予他充足的尊重,理解在这件事情上他的坚持,增强相互信任。


2.教孩子正确表达情绪


告诉孩子哭闹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闹情绪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僵。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情绪指导老师,可以在生活中更好的理解并解读孩子的情绪,并且这种细心观察也能及时洞察孩子的情绪走向。家长们可以通过引导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使孩子在面对家长的不同意见时有更多的耐心,接受更多的意见。


3.尽情体验


一味的阻拦只会让孩子更加反感,在一些无伤大雅的小事上,不妨就顺着他的性子来,让他直观的感受到自己坚持的结果,有了比较“深刻”的体验,相信孩子以后在面对同样问题的时候,就会自觉多了。


“难缠”的孩子与其他孩子还有所不同,他们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宽容,家长们要用加倍的耐心去引导,不然不仅没有改善孩子的性格问题,还会让亲子关系陷入僵局。


四、 对待“难缠”的孩子,家长需要注意的问题:

1.家长要有更平和的情绪


难缠的熊孩子总有让家长时刻行走在崩溃边缘的能力,“实在不行揍一顿”的做法也只是治标不治本,家长们要抱以更多的耐心去与孩子相处,在轻松的环境中,孩子会更愿意平静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2.换位思考


在所有的教育模式中,最忌讳“成人化”,也就是家长用自己的处事标准来要求孩子,反过来想想,家长自己标榜的这套“真理”也是自己通过二三十年的生活提炼出来的,又为什么以此来强制几岁的小朋友呢?遇事多一些换位思考,从孩子的角度出,也许会有更多新的发现。


3.改变与孩子的说话方式


大人的世界要求高情商,要会说话会做人,放在家庭中也一样,同样一件事家长的“不可以”与温柔解释所产生的效果自然也是不同的。孩子的感性认知比理性认知更为发达,对家长的态度、语气更加敏感。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一定要注意说话的方式,只有当孩子愿意把话听到心里的时候,家长才能起到作用。


孩子的性格并非一朝一夕养成的,孩子身上的“难缠”越明显,就说明在他成长中的错误教育就越多,如果真的想为了孩子好,家长们就要收起“高姿态”,在和谐的亲子相处中建立更多的信任,让孩子主动“听话”。

匿名回答于2021-04-28 02:55:58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