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的时候,语文课本里有这样一则课文: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世说新语·伤逝》
“子敬子敬,人琴俱亡。”我默读了一遍又一遍,透着纸张也能感受到那份沉重和伤痛。我甚至能脑补出当时的场面。我决定,以后一定要读这本书。
若干年后我终于读起了《世说新语》,发现果然还蛮好看的,比如:
谢奕作剡令,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罚之,乃至过醉而尤未已。太傅时年七八岁,著青布绔,在兄膝边坐,谏曰:“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奕于是改容曰:“阿奴欲放去邪?”遂遣。
——《世说新语·德行第一·三十三》
译文:谢奕做判县县令的时候,有一个老头儿犯了法,谢奕就拿醇酒罚他喝,以至于醉得很厉害,却还不停罚。谢安当时只有七八岁,穿一条青布裤,在他哥哥膝上坐着,劝告说:“哥哥,老人家多么可怜,怎么可以做这种事!”谢奕脸色立刻缓和下来,说道:“小家伙打算放了他么?”于是就把那个老人打发走了。
犯法罚喝酒好可爱啊!萌萌的谢安好可爱啊!弟控好可爱啊!小家伙打算放了他么?啊,哥哥都听你的!
张天锡为凉州刺史,称制西隅。既为苻坚所禽,用为侍中。后于寿阳俱败,至都,为孝武所器。每入言论,无不竟日。颇有嫉己者,于坐问张:“北方何物可贵?”张曰:“桑堪甘香,鸱鸮革响;淳酪养性,人无嫉心。”
——
《世说新语
·
言语第二
·
九十四》
译文:张天锡任凉州刺史,在西部地区称王。被苻坚俘虏以后,任用为侍中。后来随苻坚攻晋,在寿阳县大败,便归顺晋朝,来到京都,得到晋孝武帝的器重。每次入朝谈论,没有不谈一整天的。很多妒忌他的人当众问他:“北方什么东西可贵?”张天锡回答说:“桑葚又香又甜,鸱鸮振翅作响;醇厚的乳酪怡情养性,人们没有妒忌之心。”
已经被他描绘的食物和景象迷住了:桑葚,鸱鸮,乳酪,无际的世界。好想吃,好想看,好想去。
钟会撰《四本论》始毕,甚欲使秘公一见。置怀中,既定,畏其难,怀不敢出,于户外遥掷,便回急走。
——
《世说新语
·
文学第四
·
五》
译文:钟会撰著《四本论》刚刚完成,很想让
嵇康
看一看。便揣在怀里,准备去见他,又怕嵇康驳难,揣着不敢拿出,便在门外远远地把《四本论》扔进去,便转身急急忙忙地跑了。初出茅庐的写作者忐忑地把书稿给知名作者审阅的既视感。从心理活动完全可以看出钟会的面部表情嘛。用扔的也真是脸红得可爱呐。
何晏为吏部尚书,有位望;时谈客盈坐。王弼未弱冠,往见之。晏闻弼名,因条向者胜理语弼曰:
“
此理仆以为极,可得复难不?
”
弼便作难。一坐人便以为屈。于是弼自为客主数番,皆一坐所不及。
——《世说新语·文学第四·六》
译文:何晏任吏部尚书时,很有地位声望,当时清谈的宾客常常满座。王弼年龄不到二十岁时,去拜会他。何晏听到过王弼的名声,便分条列出以前那些精妙的玄理来告诉王弼说:”这些道理我认为是谈得最透彻的了,还能再反驳吗?”王弼便提出反驳,满座的人都觉得何晏理屈。于是王弼就这个论题,一人担当正反两方的角色,来回论辩了几个回合,所谈内容都是座中人所未谈到的。
他是怎么辩论的,辩论了些什么?真希望能录下来啊,一定非常精彩。
殷中军问:
“
自然无心于禀受,何以正善人少,恶人多?
”“
诸人莫有言者。刘尹答曰:
“
譬如写水著地,正自纵横流漫,略无正方圆者。
”
一时绝叹,以为名通。
——
《世说新语
·
文学第四
·
四十六》
译文:中军将军殷浩问道:“大自然赋予人类什么样的天性,本来是无心的,为什么世上恰恰好人少,坏人多?”在座的人没有谁回答得了。只有丹阳尹刘惔回答说:“这好比把水倾泻地上,水只是四处流淌、绝没有恰好流成方形或圆形的。”当时大家非常赞赏,认为是名言通论。
他说的好有道理我觉得好棒。但是我觉得好人少坏人多是相对的。总是希望善良多一些呢。
就这些吧。
匿名回答于2019-06-13 13:37:55
荀巨伯从远方来探望重病的朋友,正好赶上匈奴攻打城池。朋友对巨伯说:“我如今可能就要死去了,你赶紧离开!”
巨伯说:“我从远方来探望你,你却让我离开,为了苟且偷生而毁掉道义,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做的事吗?”
这时匈奴已经到了,问荀巨伯:“大军到了,整个城都空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留在城中?”
巨伯说:“我的朋友身患重病,我不忍心舍弃他,我宁愿用我的性命来换取朋友的性命。”
匈奴相互议论说:“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侵入了这么有仁义的国家!”
于是调回外出打仗的军队,整个郡县都因此得到保全。
匿名回答于2021-10-17 07: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