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城》中的石头城指的是-南京石头城,位于今南京市西清凉山上,三国时孙吴就石壁筑城戍守,称石头城。
匿名回答于2021-05-28 09:00:02
刘禹锡石头城中空城是指今南京城墙的著名景点鬼脸城鬼脸城,实名为“石头城”,位于南京市鼓楼区石头城公园内,因园内古城墙中段一块凸出的椭圆形红色水成岩,长年风化,酷似一副狰狞的鬼脸,故被称为“鬼脸城”。石头城坐落于南京清凉山西麓秦淮河畔,自虎踞关龙蟠里石头城门到草场门全长约3000米。
杨吴时期因江水南下,清凉山西部崖壁被江水冲涮得如刀削斧砍一般,紫红色的砾石裸露在外,形成“峭立江中”的天生石壁。其中一段石壁因风化作用,出现坑坑洼洼、凹凸不平的怪状,酷似一张面目狰狞的“鬼脸”。这段石壁以及沿石壁建造的石头城,由此被称为“鬼脸城”。石壁前有一池塘,可见鬼脸倒影,人称“镜子湖”,历史上闻名的景点“鬼脸照镜子”即指此处。1975年,邓小平陪同金日成专门来此浏览。
《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石头城》是刘禹锡组诗《金陵五题》的第一首,全诗着眼于石头城周围的地理环境,在群山、江潮、淮水和月色中凸显古城的荒凉和寂寞,格调莽苍,境界阔大,感慨深沉,历来备受赞誉。
刘禹锡写作这首诗时,大唐帝国已日趋衰败。朝廷里大臣相互排挤;地方上藩镇割据势力又有所抬头。所以,这首诗并不只是发思古之幽情,诗人感慨深沈,实寓有引古惜兴亡之意,希望君主能以前车之覆为鉴。
这首诗独辟蹊径,避开了和金陵、六朝有关的所有史实,将感情线编织在貌似无关的周边景物中,以一种内在的对比结构暗连出六朝古都昔日的繁华和今日的荒凉,虚实相生,极富张力。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一说是匈奴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贞元九年进士及第,释褐太子校书,迁淮南记室参军,进入节度使杜佑幕府,深得信任器重。杜佑入朝为相,迁监察御史。贞元末年加入以太子侍读王叔文为首的“二王八司马”政治集团。唐顺宗即位后,实践“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宦海沉浮,屡遭贬谪。
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留下《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著有《刘梦得文集》《刘宾客集》。
会昌二年,迁太子宾客,卒于洛阳,享年七十一,追赠户部尚书,葬于荥阳。
匿名回答于2021-06-04 23: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