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春天到了,幽静的山谷传来一阵阵流水的声音。
匿名回答于2021-03-05 20:00:14
梅花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春来幽谷水潺潺,的皪梅花草棘间。
一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渡关山。
何人把酒慰深幽,开自无聊落更愁。
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 这超群脱俗的“灼烁梅花”显现了幽谷的灵魂,构成了空山的绝唱。
摧落的梅花漫空飞舞,梅花似雪,雪似梅花。那瓣瓣梅花是不届的魂灵,在空中控诉、呐喊。
这首诗,苏轼是在写梅花,也是在写他自己的不幸遭遇,苏轼才高八斗,鹤立鸡群。然而,草木俊秀,风必摧之。虽然悲剧的出现在所难免,但小人肮脏的嫉妒与邪恶的陷害,也并没使诗人屈服,他的傲骨没有被折断,他冷漠地承受着风霜刀剑,迎接春天的来临。
第一首侧重梅花具体形象刻画与不幸遭遇的描绘。第二首则物我合一,更鲜明地坦露出诗人矛盾而复杂的内心世界。 其实,梅花不幸而有幸,因为她终究遇到了久伫花前的诗人,而诗人满腹报国之才又有谁能尝识呢?当诗人从“琼楼玉宇”重跌在地时,又有谁同情?诗句流露出诗人心中深深的孤寂与痛楚。诗人将自已与花瓣二合为一了,因为二者遭遇相同,“同是天涯沦落人”;境况也相似--随波逐流自赏,言打风吹,花之不幸;才高人妒,世态炎凉,人之不幸。然而,魂落清溪而不陷污沼是花之大幸,摆脱官宦樊笼而得珍贵的自由是人之大幸。
匿名回答于2021-03-05 2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