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位于湖北、安徽、河南交界处,东西延伸270公里。
是一个山系的名字。
桐柏山,从位置上来看,应该说道大别山的余脉比较好。
属于大别山系!
匿名回答于2020-02-25 21:38:44
属于大别山脉
桐柏山 位于中国河南省、湖北省边境地区。属淮阳山脉西段。西北-东南走向。西起南阳盆地,东止鸡公山,长100余千米。主峰太白顶,海拔1140米,位于山脉最西端桐柏县西。是淮河的发源地。
桐柏山是历史上我国四渎之一的千里淮河的发源地。水帘寺殿阁危立,主峰太白峰顶的云台禅寺是中原道家发祥地之一,与普陀山齐名,高僧辈出,遍及东南亚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初步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理想场所,已经成为北控中原、南揽楚湘、东迎汉东、西接宛洛的旅游热线。
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位于豫南鄂北交界的桐柏山脉北麓中段,具体坐标是:东经112°47′-113°11′,北纬32°17′-32°29′,景区总面积266平方公里,核心区为108平方公里,距桐柏县城3公里,内分淮源、太白顶、桃花洞、水帘洞四大各具特色的景区,各类景观一百余处。
桐柏山,是千里淮河的发源地。位于秦岭向大别山的过渡地带上,区内奇峰竞秀,层峦叠嶂,森林密布,瀑泉众多,景象万千,专家评价其“比华山高险、与黄山竞秀。”
她以全国独特的淮源文化为内涵,兼有盘古文化、佛道文化、地质文化和苏区文化;以南北气候交汇区位最为完整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中原罕见的原始次生植被为特色,成为我国壮丽河山的代表和令人神往的地方。淮河被华夏儿女尊为“风水河”,与黄河、长江、济水并称为我国古代的“四渎”,秦始皇26年(公元前221年),诏令祭祀名山大川,其川有二:曰淮曰济。
此地始建淮祠,即淮渎庙。之后历代帝王为赐福消灾,对淮河之神由东渎大淮之神,封到长源公、长源王,其庙宇在历次修复中也按王公规模愈发宏伟壮观,各种殿堂、楼、台、亭、阁及各种显示其崇高权威的饰物如石狮、水兽、旗杆、华表等应有尽有。每年初春朝廷钦差前来祭淮神,在淮渎庙前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步行入内,一般随员则要匍匐前进。庙院内碑碣林立,古柏参天。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亲自撰文,刻巨碑立于庙内;清康熙御书“灵渎安澜”致祭;雍正书“惠济河漕”赐庙,淮渎成为我国当时建庙时间最早、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庙宇。独特的淮源景胜引来诸多名人骚客到这里赏游咏叹,汉刘邦、唐李白、杜甫、宋苏轼、蔡襄等都首漫游至此。
明代“弘正七子”之一的何景明则自号大复山人常住这里(桐柏山又名大复山)。据不完全统计,历代文人墨客来这里赏景吟诗的不下百人,传世作品多达300多件。淮源在我国风景名胜资源中占据着独特的不
匿名回答于2021-10-25 20:48:44
属于
桐柏山,位于中国河南省、湖北省边境地区,其主脊北侧大部在河南省境内,为秦岭向大别山的过渡地带,属淮阳山脉西段,西北-东南走向。狭义的桐柏山指南阳桐柏县南以太白顶为中心的地区。
大别山的西段,西起南阳盆地东缘,沿唐河、桐柏两县与湖北省的交界地带延伸到桐柏县黄家湾一带,山脉走向为西北~东南向,海拔高度一般在400~800米之间,个别山峰达1000米以上。
桐柏山主脉位于桐柏县城南部、太白顶背斜的核部,由于受西北~东南向鸿仪河大断裂的影响,山体边界十分整齐,形成山坡陡、山脊窄、群峰高耸的地貌形态,如小仙垛海拔1053米、磨云山寨1053米、太白顶1140米、田王寨1018.3米。山体北侧为淮河及众多支流的发源地,河流横切山体,形成一系列深切河谷和近南北向的山岭,使山势更加雄伟壮观。
匿名回答于2022-06-29 03:34:23
不属于大别山
桐柏山,位于中国河南省、湖北省边境地区,其主脊北侧大部在河南省境内,为秦岭向大别山的过渡地带,属淮阳山脉西段,西北-东南走向。狭义的桐柏山指桐柏县南以太白顶为中心的地区。广义的桐柏山,或称桐柏山脉,指起于南阳盆地东缘,东南至武胜关,西南至湖北的广水市、随州、枣阳市一线的广大山地,东与大别山相接。山脉呈西北—东南方向延伸,长达120余公里,海拔高度多在400~800米。在地理上,桐柏山是淮河与长江流域的分界。其中淮河源于主峰太白顶北麓。林地面积135.9万亩,森林覆盖率为38.7%,多为森林公园或自然保护区。
大理石、铜、金、铁、硫、石油等矿藏丰富。专家评价“比华山高险、与黄山竞秀”。豫鄂两省多开发有旅游景区。桐柏山区域不仅有独特的淮源文化,更兼具盘古文化、佛道文化、地质文化和苏区文化,为革命教育的重要基地。
桐柏山,为桐柏、信阳与随州间的交通障碍,山间平靖关、武胜关为交通孔道,京广铁路、国道107线等穿越山区。
匿名回答于2021-10-25 21: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