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公元前704年西周实行什么制度?

西周分封制:

1.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王把某一地区的土地连同该土地上的人民封赐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侯国,拱卫王室。

2.受封的诸侯要承担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等义务。

3.受封的诸侯有权利把自己封区内的土地和人民封赐给自己的家族和亲信以为卿大夫,并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权利。

影响:

1.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扩大了周王朝的统治区域。

2.分封制下诸侯权利相对较大,随着某些诸侯势力的壮大,又破坏了分封制度本身。

宗法制是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用以规定宗族内嫡庶的办法,是一种基于血缘关系来确立、巩固父系家长在相互之间本宗族中的地位的制度。

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是用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它规定,周王称为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为天下的大宗;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他们对天子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却是大宗。诸侯的爵位,也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其他儿子领有封地成为卿大夫。卿大夫对诸侯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又是大宗。卿大夫与士的关系,依此类推。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周王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匿名回答于2021-07-06 04:33:07


西周实行分封制,它与嫡长子世袭的宗法制紧密结合。周天子居于至高无上的绝对地位。其王位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他庶子则作为小宗被分封为各地诸侯。

他们在各自封国内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其王位也是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余庶子作为小宗分封为卿大夫。

卿大夫在各自封地里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其封爵仍由其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余庶子作为小宗分封为士。这样,根据宗法制和分封制,便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各级宗族贵族组成的金字塔式等级制机构。各个等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既是大小宗关系,也是上下级关系。

匿名回答于2021-07-06 04:44:42


1、政治体制为:君主制和分封制

2、继承制度为:嫡长子继承制和世袭继承制、和宗法制

3、阶级制度为:奴隶制

4、国家制度为:周礼制

5、国都为:两京制

6、经济制度为:井田制

7、法律制度:西周在《禹刑》和《汤刑》的基础上,制定了《九刑》。

8、军制:

周王室保持了庞大的军旅。这种军旅,用于宿卫宗周的有六师,称为“西六师”;在成周镇慑东方诸侯的有八师,称为“成周八师”。


制度:分封制和井田制:

分封制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井田制内容:西周时期,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

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庶民使用。而其实质是一种土地私有制度(夏商西周,一切土地属于国家)。

匿名回答于2021-07-06 08:22:11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