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牲 sān-shēng
[the sacrifice (pigs,sheep and cows)] 古时祭祀用的供品,分大三牲(猪、牛、羊)和小三牲(鸡、鸭、鱼)两种
六礼:
是指由求亲到媒到迎娶,完婚的手续。分别为:
“纳采”---俗称说媒,即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
“问名”---俗称合八字,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
“纳吉”---即男方家卜得吉兆后,备礼通知女方家,婚事初步议定;
“纳征”---又称过大礼,男方选定吉日到女方家举行订婚大礼;(过大礼:男家择定良辰吉日,带备礼金及礼饼、椰子、茶叶、槟榔、海味、三牲(包括鸡两对、鹅两对、猪脾两只)、莲子、芝麻、百合、红枣、龙眼干、糯米粉、片糖、洋酒、龙凤镯一对、结婚戒指和金链等等,送到女家。当女家收到大礼后,将其中一部份回赠给男家,这叫“回礼”。通常是把上列物品的一半或若干,再加上莲藕一对、芋头一对、石榴一对、四季桔一对、手帕、女婿的西装、皮带、礼、银包、纸扇一对、利是两对,上写“五代同堂,百子千孙”。)
“请期”---择吉日完婚,旧时选择吉日一般多为双月双日,不喜选三,六,十一月,三有散音,不选六是因为不想新人只有半世姻缘,十一月隐含不尽之意;
“亲迎”---婚礼当天,男方带迎书亲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
匿名回答于2022-03-21 06:5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