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单位时间库存成本计算方法?

一、常用的几种成本核算方法


1)、移动平均


存货的计价方法之一。


是平均法下的另一种存货计价方法。


即企业存货入库每次均要根据库存存货数量和总成本计算新的平均单位成本,并以新的平均单位成本确定领用或者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单位成本=存货成本/存货数量


2)、全月平均


加权平均法,亦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当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当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加权单价=(月初结存货成本+本月购入存货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月购入存货数量)


注:差价计算模块中原来就是按这种方法处理


月综合差价率=(期初差价+入库差价)/(期初金额+入库金额)


差价=出库金额*月综合差价率


3)、先进先出


物料的最新发出(领用)以该物料(或该类物料)各批次入库的时间先后决定其存货发出计价基础,越先入库的越先发出。


采用先进先出法时,期末结存存货成本接近现行的市场价值。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企业不能随意挑选存货的计价以调整当期利润;缺点是工作量比较繁琐,特别是对于存货进出量频繁的企业更是如此。同时,当物价上涨时,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价值;反之,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


4)、后进先出


与先进先出发正好相反。


在物价持续上涨时期,使当期成本升高,利润降低,可以减少通货膨胀对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这也是会计实务中实行稳健原则的方法之一


5)、个别计价法


个别计价法是指进行存货管理时存货以单个价格入帐


6)、计划成本法


计划成本法先要制定计划价格,按计划价格发出材料,然后分摊材料差异(成本会计,制造业)


例:物品A,计划成本120(暂估入账),实际成本100,计划和实际相差20(结转材料成本差异)


7)、毛利率法


毛利率法是根据本期销售净额乘以前期实际(或本月计划)毛利率匡算本期销售毛利,并计算发出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


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


销售成本=售净额-销售毛利


   =销售净额×(1-毛利率)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8)、零售价法


就是库存商品按零售价核算,零售价和实际进价的差额计入进销差价科目,月底分配;实行"售价金额核算"的企业,年度内各月可采用"综合差价分摊法"或"分类(柜、组)差价分摊法"计算本期营业成本,但在年终决算前,应对各种商品的进销差价进行核实调整。

匿名回答于2021-07-06 22:31:54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