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骈文分类?

骈体文的主要特点:以四六句式为主,讲究对仗,因句式两两相对,犹如两马并驾齐驱,故称骈体。在声韵上,讲究运用平仄,韵律和谐;修辞上注重藻饰和用典。骈文注重形式技巧,往往束缚内容的表达,但运用得当,也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

骈体文一般指骈文,骈文又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是一种文体,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南北朝。古代以字句两两相对而成篇章的文体。因其常用四字句、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

起源发展:

骈文是一种文体,起源于汉末,形成并盛行于南北朝。其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世称“四六文”。唐代科举以诗赋取士,其赋作即为源自骈文的律赋。唐代公文亦为骈文,即四六体。

匿名回答于2021-10-11 23:52:30


魏晋南北朝骈文、辞赋及散文

 散文是一种句式自由,不重对偶、声律,不押韵的文体。

 骈文是与散文相对的一种文体,多用四六句式,讲究对偶、平仄、用典和辞藻修饰。

  赋体的主要特点是“体物言志”,讲究文采,韵散相间,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汉以后,赋或向骈文方向发展,或进一步散文化。接近于散文的为文赋,接近于骈文的为骈赋。

匿名回答于2021-10-11 23:28:29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