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年
闰年(Leap Year)是为了弥补因人为历法规定造成的年度天数与地球实际公转周期的时间差而设立的。补上时间差的年份为闰年。闰年共有366天(1月~12月分别为31天、29天、31天、30天、31天、30天、31天、31天、30天、31天、30天、31天)。
凡阳历中有闰日(2月29日)的年份,闰余(岁余置闰。阴历每年与回归年相比所差的时日)。
注意闰年(公历中的名词)和闰月(农历中的名词)并没有直接的关联,公历只分闰年和平年,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2月中多一天);平年中也可能有闰月(如2017年是平年,农历有闰年)
闰年计算方法
凡阳历中有闰日(2月29日)的年份,闰余(岁余置闰。阴历每年与回归年相比所差的时日)。
1582年以来的置闰规则:
普通闰年: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且不是100的倍数的,为闰年(如2004年、2020年等就是闰年)。
世纪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如1900年不是闰年,2000年是闰年)。
1582年以前的惯例:四年一闰;如果公元A年的A(正数)能被4整除,那么它就是闰年;如果公元前B年的B(正数)除以4余1,那么它也是闰年。
匿名回答于2021-09-06 20:44:28
1960年是闰年,不是平年
一般年份能被四整除的就是闰年,如1996能被4整除,就是闰年,否则为平年
遇到整百的年份,能被400整除就是闰年,否则是平年,如1900是平年,2000则是闰年。
 闰年是什么意思?
公历闰年是这样规定的: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叫做一回归年,一回归年长365日5时48分46秒。因此,公历规定有平年和闰年,平年一年有365日,比回归年短0.2422日,四年共短0.9688日,故每四年增加一日,这一年有366日,就是闰年。但四年增加一日比四个回归年又多0.0312日,400年后将多3.12日,故在400年中少设3个闰年,也就是在400年中只设97个闰年,这样公历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就相近似了。由此规定: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例如1900年、2100年就不是闰年。
我们居住的地球总是绕着太阳旋转的。地球绕太阳转一圈需要365天5时48分46秒,也就是365.2422天。为了方便,一年定为365天,叫做平年;这样每过四年差不多就要多出一天来,把这一天加在2月里,这一年就有366天,叫做闰年。
匿名回答于2021-09-06 21:08:52
60年是闰年。我们如何判定一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呢?就是看这一年的公历年份数,如果它是4的倍数,则是闰年。如果公历年份数是整千整百的,则必须是400的整倍数,才是闰年。那我们计算一下,1960÷4=490。由此我们就可以断定,1960年是闰年。
匿名回答于2021-09-06 20:5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