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的时候语文课本里有篇文章叫《心声》吧,讲一个小男孩读《凡卡》的事。讲完课文老师让我们以小男孩的视角写一篇作文。这个老师平时留作业都不检查的,尤其是作文,每次布置了之后就拉倒了,提都不提。
那天作业太多了,我作文就只写了一个开头,想着反正也不检查,就放那了。
万万没想到,第二天语文老师上来就讲作文,大家都是一个大写的懵,估计都像我这么想的然后都没写……老师叫了两个同学读他们的作文,两个同学都死命摇头。
老师就不高兴了。
老师犀利的眼光在教室里扫视一圈,正对上正在发愣的我的目光。
纤细的手指轻轻一点,你,读作文。
卧槽。
怎么办。
读,还是不读?
看着老师略带愠色的眼神,如果到我这再摇个头,保不齐就是一顿狂风暴雨……
接不接?
接!
我捧着只有六七行字的作文本,故作镇静地站起来,抬头看了看老师,又低头看了看本,深吸一口气来掩饰自己的欲哭无泪,开始读作文……
就在读这六七行的同时,我迅速回忆了一下整篇课文,选好角度和立意,以短短六七行为跳板,文思泉涌,信口开河,就这么顺着诌了下去……还不忘诌几分钟翻个篇……
真的,我背古文都没这么溜过……
大概诌了一千多字吧,我的“作文”“读”完了……
老师听起来很满意,在我坐下之后还带头鼓了掌,说文采好立意新颖一看就是花过心思的……还让我下课把这篇作文发她邮箱里一份……
我微笑着点点头,深藏功与名。
当时我坐倒数第二排靠窗,所以看到我空白作文本的人只有同桌和后桌两个人……
那一刻,他们仿佛看见了神。
直到现在他们都不明白,我是怎么做到现场直憋出一篇一千五百字作文的……
好吧,其实我也不太明白。
冥冥之中,有焚寂煞气吧。
匿名回答于2019-09-03 01: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