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夸张可分为两类、三种形式,即"普通"类和"超前"类,普通类又可分为两类,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
扩大夸张
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
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缩小夸张
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
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现有成语寸土必争、滴水不漏、寸步难行等也有同样的表达效果。
超前夸张
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
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匿名回答于2021-11-15 03:32:19
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做扩大或缩小的描述,这种辞格叫夸张。它对事物的特征加以合情合理的渲染,因而是人感到虽不真实,却胜似真实。
运用夸张的目的
① 深刻地表现出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② 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
夸张可氛围扩大、缩小和超前三类。
(1)扩大夸张。
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大处说。
(2)缩小夸张
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小处说。
(3)超前夸张
在两件事之中,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是先出现的,或是同时出现的。
运用夸张要注意的问题。
① 运用夸张要一客观实际为基础,否则不能给人以真实感。
② 运用夸张要明确、显豁,不能又像夸张,又像真实。
③ 夸张的表现往往借助于比喻、比拟等辞格,运用是要注意表意上的一致性,防止互相抵触。
匿名回答于2021-11-15 18:53:37
夸张的特点是,故意把事或物夸大或者夸小,它的特点就是为了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的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意思扩大或者缩小,用的时候要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只要能起到烘托气氛,加强读者的联想,夸张的特点也主要为了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力。
匿名回答于2021-11-15 22:57:09
夸张的特点和作用: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其作用在于引起共鸣、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夸张突出事物的本质,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夸张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强烈共鸣。在文学中,夸张是运用想象与变形,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写出不寻常之语。深刻地表现出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
匿名回答于2021-12-13 00:23:50
夸张可以是扩大的夸张,也就是把人或物故意往大、多、快、长、强等方面说,使它超出事物本身。这是他最明显的特点。夸张也可以是缩小的夸张,还可以是超前夸张。
例如:1.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100只眼珠。
2.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3.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缩小的夸张)
4.他酒没沾唇,心早就热了。(超前夸张)
匿名回答于2021-12-14 0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