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侯的人民团结一心!人于人之间互相信认!互相帮助。爱国家,爱集体,爱劳动,为建设社会主义添砖加瓦。
那时候公平公正,不分高低贵贱,没有三六九等!没有剥削和压迫。是一个伟大的时代。
匿名回答于2019-06-17 09:05:02
都说建国前三十年那个时代穷,其实穷与富有时间性,积累性。那个时代绝大多数人历经旧社会苦难跨入解放后的新社会,不仅生活上有比较,而且制度上人的精神追求上,以及国家建设速度上统统有比较,"社会主义好"是那时人民由衷的呼喊,同时愿意跟随共产党同心协力振兴国家向共产主义理想而前进!现在某些人总拿那会吃的怎么样此类来攻击来比较那个时代的优劣就不觉太低俗吗?同那个时代人的精神境界比简直自甘堕落到动物的层次。人除了吃还需要社会的公平,需要人与自然的和谐,需要人与人相互的爱相互的奉献,这才是人精神愉悦的最高境界,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怀恋的就是这些而不是别的。他们承认那会物资匮乏但更知道那是社会积累初期必然状况,他们自然也更懂得预判,如果沿着毛主席制定的建国大政走到如今四十年,国家会强大的多,人民要幸福的多,就单比吃,也要比现实状况要安全的多健康的多富足的多!没经过那个时代的人莫要轻易评论那个时代,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单以吃用住来诋毁就只能说是别有用心。
匿名回答于2019-06-17 10:52:34
王下大说得对,那时代生活苦也甜蜜,
现在是苦蜜,劳动者穷,投机资人不劳而富,
匿名回答于2019-06-17 17:08:51
一年到头吃不饱肚子那种滋味可想而知,现代的人饿几天试试一切都就明白了。
匿名回答于2019-06-17 18:22:49
我们哪时吃的主要食物有小米、绿豆、玉米、高粱,红署、南瓜我们只吃最成熟的,其它都来喂猪,现看都是好东西,而且从不使用化肥农药,只用土杂肥,现在呢?你们可能说怎么吃不到白面,吃白面是有时间的,年23至正月十五、二月二,三月三,清明节,六月六,七月七,入三伏,立秋、中秋节,十月一,立冬、冬至,另外还有家庭成员过生日,亲戚逢年过节串门,死亡人的记日等,除此之外平常日也想吃的话就可以吃。
匿名回答于2019-06-17 18:56:27
苞米面的肚子。要计划吃。城镇人口,每月每人,小孩大人都定量。细粮少。副食要凭券。晚上,早早闭灯。节约用电。记得六十年代中期。我有十岁左右,妈妈偶尔炒点黄豆,在冬天的晚上,拥着膝下仨儿女,数着吃。真的很香。现在,谁家孩儿还会肯吃炒黄豆呢?
匿名回答于2019-06-17 19:20:04
《上世纪六十年代》上世纪六十年代,物质匮乏,生活艰难,大陆人民与台湾人民一样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住在城市里的普通老百姓,凡买东西,除了钱一分不少,还要凭票供应,没有票就意味着没有供应,发票的目的,防止套购、抢购,制造人为混乱,影响社会稳定。据不完全统计,各种票据种类多达几十种,还会过期,多的连自己都搞不清。举例说明有哪些票证:粮票、油票、棉花票、糖票、布票、外汇券、购物劵、工业券、入园劵、入场券,青菜票、豆腐票、煤票、花生票、肉票等,就差绑票。那时候社会治安不错,绝对没有绑票,人人都戒备防止被划为人口百分之五以内的地富反坏右。仼何人都穷的拿不出五十、一百元。那时候东西很值钱,钞票很金贵,十元钱那就是最大的钞票,不像现在,物资供应极为丰盛,但人民币通涨不知不觉已扩张了一百倍。竹子
匿名回答于2019-06-17 20:0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