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 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
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军将皆命卿。
《周礼》 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
《资治通鉴》 苏秦说齐王曰:“齐四塞之国,地方二千馀里,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
三军之良,五家之兵……” 《国语》 五乡一帅,故万人为一军,五乡之帅帅之.三军,故有中军之鼓,有国子之鼓,有高子之鼓.春以搜振旅,秋以狝治兵. 《国语》 晋本三军,有中军上军下军.今有五,益新上下也. 《东周列国志》 十连为乡,故二千人为旅,乡良人率之。
五乡立一师,故万人为一军,五乡之师率之。
十五乡出三万人,以为三军。
君主中军,高国二子各主一军。
《史记》三军之良,五家之兵,进如锋矢,战如雷霆,解如风雨. 《春秋左传》 正义曰:元,长也,谓将帅之长,军行,则重者居中,故晋以中军为尊,而上军次之,其二军则上军为尊,故闵元年,晋侯作二军,公将上军。
《声律启蒙》 家对国,武对文,四辅对三军。
九经对三史,菊馥对兰芬。
整理出来三军有以下几种解释: 1、原指军队编制,后泛指军队 2、前中后三军 3、上中下三军 4、三晋之军 5、三国演义中为“水步马”三军
匿名回答于2020-02-24 12:2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