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古代科举考试的解元是什么s?

解元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jiè yuán,指科举制度中乡试第一名,唐制,举进士者均由地方解送入京,后世相沿,乃有此名。

历史沿革:

一、唐朝时期:亦称“解首”。

1、宋·洪迈《容斋四笔·责降考试官》:“(天禧二年)十一月,解一百四人,解元郭稹。”

2、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姊妹易嫁》:“秀才宜自爱,终当作解首。”

3、清·李调元《制义科琐记·会元解元入翰林》:“伊翕庵举进士,引见南海子,上顾学士曰:‘此人山东解元也,遂改庶吉士。’”

二、宋元时期:对读书人的通称或尊称。

1、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可怜自家,母子孤孀,投托解元子箇!”

2、《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上皇》:“俞良便挨身入去坐地。只见茶博士,向前唱个喏,问道:‘解元喫甚么茶?’”

三、明清时期:

明清科举制度正式科举考试分为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为省一级考试,考试合格者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

会试是举人在京城参加的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合格者为贡士,第一名为会元。

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进士考试,分三甲第一甲三人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赐进士及第。第二甲人数若干第一名称传胪,赐进士出身。第三甲人数最多赐同进士出身。

匿名回答于2022-01-06 02:02:36


古代科举中的解元是中国唐代时对乡试第一名的称谓,中国唐代科举由举进士昔皆由地亏解送入试。故相沿称乡试获取第一名为解元。到宋代也称为解头,到了明朝,清朝后正式科举考试就分为了乡试,会试认及殿试三级考试了。乡试考中被称为举人,俗称为孝廉。

匿名回答于2022-01-06 02:22:46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