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忠诚贞正。
《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文选.王粲.从军诗五首之二》:「弃余亲睦恩,输力竭忠贞。」
(1).忠诚坚贞。《书·君牙》:“惟乃祖乃父,世篤忠贞。”《国语·晋语二》:“昔君问臣事君於我,我对以忠贞,君曰:‘何谓也?’我对曰:‘可以利公室,力有所能,无不为,忠也;葬死者,养生者,死人復生不悔,生人不媿,贞也。’” 唐 杜甫《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 颜回竟短折,贾谊徒忠贞。” 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五》:“ 王恕素志忠贞,可任大事。” 魏巍《东方》第六部第四章:“一个人民的战士,对革命事业,要像金子一样忠贞。”
(2).指忠诚而坚定不移的人。《后汉书·皇甫规传》:“﹝陛下﹞摄正之初,拔用忠贞,其餘维纲多所改正。”[1]
梁山伯与祝英台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被后人广为流传。
匿名回答于2021-09-05 05:00:28
忠贞是一种节操,是一种气节。它既是指对君主或对上级的一种忠诚与贞操,也可以是指夫妇之间的一种忠诚与贞操。尤其对后者而言,它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美德,世代相传。
此外,在现代,有以它命名的音乐专辑,也有以它为名的电影。
在这星球的茫茫人海中,人怎样一眼就能认出,这就是我唯一想与他有最亲密关系的人。即使以后我遇到另一个在各种品位方面更适合我的人,我还是对第一个忠贞不二,没有其他理由,只因为他是我的第一个。简言之,这就是“忠贞”。
匿名回答于2021-09-05 04:5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