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严师出高徒的故事50字?

严师出高徒

莫泊桑中学毕业后只在大学法律系读了半年就应召入伍,参加普法战争。战争结束,他到了巴黎,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当职员。他平时爱读文学作品,又有许多不平常的经历、感受,便在公余时间,悄悄搞起文学创作。但手中的笔不听使唤,一些想起来非常动人的故事,写到纸上却完全变了样,枯燥空泛,毫无文学气。於是他暂时放下笔,托朋友说情,投拜他最佩服的大作家福楼拜为师。


一八七三年春天的一个午后,二十三岁的莫泊桑恭恭敬敬走进福楼拜的客厅。

福楼拜用锐利的眼光把这个风度翩翩的后生打量了好一会,突然问道:「你为什麼想学写作?」


莫泊桑略一思索,说:「我感到这个世界太不公平,我有许多话闷在心里很想说出来……当然,我也很喜欢文学,很想当个作家。」


「唔?」福楼拜似乎陷入沈思:「作家脚下的路可是既不平坦,又没有尽头啊。」

「老师!」莫泊桑站起来再一次向福楼拜深深鞠个躬:「在这条路上能走多远,我不敢狂言;但是我敢发誓:不管前面是荆棘、是沙漠、是冰川、是危崖,我将一直走下去,决不回头!」


福楼拜显然满意莫泊桑的回答,愉快地收下了这个徒弟。学习开始后,福楼拜双管齐下:一面注重读书积累,一面注重观察生活。


读书单以文学名著为主,兼及政治、经济、历史、军事、哲学、美学、生物学、解剖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各类著作,洋洋近万册,足以开个图书馆。他要求莫泊桑一本一本读,读完一本交一份读书笔记。


考虑到莫泊桑昔日浅尝辄止、率意下笔的弱点,福楼拜对「观察生活」的要求更严,钉得更实、更紧。在这方面,有许多佳话轶事流传於文坛,最感人的要数传授和教会「用眼睛」了。


福楼拜教莫泊桑要像达文西「画蛋」那样苦练最基础的功夫。他常常指著一条斜逸的树枝、一朵初放的鲜花、一只嬉耍的小猫,让莫泊桑用一个词、一句话准确地描绘出它的姿态,并一再告诫说:「我们不论描写什么事物,要表现它,唯有一个名词;要赋予它动作,唯有一个动词;要得到它的性质,唯有一个形容词。我们必须继续不断地苦心思索,非发现这个唯一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不可,仅仅发现与这些名词、动词、形容词相类似的词句是不行的,也不能因思索困难,用类似的词句敷衍了事。」


莫泊桑跟福楼拜学了一段时间,觉得收获很大,忍不住又动笔写了几篇小说,拿去向教师请教。福楼拜看了之后,连连摇头说:「你现在不应急於把这些故事写出来,更不应忙於把它们拿去发表。马上应该做的事:学会用眼睛观察。你骑马到外面转一圈,把路上看见的一切记在心里,回来时,再把看到的东西写出来。」大约将近一年,莫泊桑天天都跑到巴黎的街心和郊外去进行观察、感受、体验,然后再用简洁、自然、生动的语言把看到的事物准确地描绘出来。这期间他不敢多创作,只写了一篇自认为确有真情实感的小说《点心》。

匿名回答于2021-06-28 06:16:24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