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柯人》典故
相传晋朝时期,有一位叫王质的樵夫,住在信安郡(现今浙江省瞿县),他整日里砍柴为生。有一天他上山砍柴,看到一个老者还有一个小孩子正在小溪边的大石上下围棋,这可激起了王质的兴趣。他本来就是个棋迷,那是个逢局必观,逮着机会就上的主,这一下子天赐良机,“还砍什么柴啊,一天不砍也饿不死,去你的破斧头。”就这样,斧头被丢到了一边,王质也加入了棋局的厮杀中。
不知不觉天色已晚,这王质沉迷于眼前的精彩对弈,竟也忘了时间,还是那个小孩子提醒了他一句:“你怎么还不回家?”王质这才回过神来,赶紧去找那把被自己丢弃多时的斧头,奇怪的是眼前只有一把烂了斧柄的破斧头,并且这把斧头的刀刃也都生了锈,变得凹凸不平了。王质心里奇怪,“就这么半天功夫,这斧头就变成这样了?”带着疑虑下山,一路上百思不得其解。
等他回到家乡的时候,他就彻底懵了:眼前的景象没一处是自己熟悉的,要不是因为那浓浓的乡音,他真怀疑自己走错路了。等他带着一肚子疑问来到自己家的时候,发现都不是自己家了,不禁感到万分惆怅,这回他确信自己没有迷路,于是就敲开门打算一问究竟。
给他开门的是个年纪差不多的小兄弟,问他何事敲门,看起来很好说话的样子,王质赶紧把自己这一路上的种种疑惑都倒给他,说的口干舌燥,直到他自己都觉得确实说完了才住嘴,讨一口茶,然后满怀希望的看着眼前这位兄弟,就等着他给自己答疑解惑呢。
哪想到这小兄弟的反应比他刚进村时还夸张,他一脸懵逼之后,说了一句“这事我都不清楚,让我太爷爷来告诉你吧”,王质的脸立马变成了疑惑加懵逼。
很快,门里走出一位老者,一手摸着胡子,一手拄着拐杖,不紧不慢的说道:“小子,你说的那都几百年前的事了,我也就是听我的太爷爷唠叨过几句。”到这时候,王质心里的疑团才算彻底解开:“原来我是碰上了仙人,这俗话说‘仙界一日,人间百年’我都在仙界呆了大半天了,可不就是几百年过去了嘛?只是想不到我还有这么大的福分能观看仙人对弈,也算是值了。
从此以后,王质的故事就变成了一个典故,名字就叫“烂柯人”,后来的人用它形容人世间的巨变。
匿名回答于2021-01-31 18:19:49
传说古时一樵夫到虎丘砍柴,见亭内二叟对弈,便旁坐观棋。一局观毕老叟说:“时候不早你该回了”。樵夫告辞,欲取柴、斧回家,但见柴已朽、斧已烂。至家无人认识他,他也不认识那些人是谁。原来所遇亭中对弈二叟正是仙师吕洞宾和陈抟老祖。正是:“洞中方数日,世上已千年”。二仙亭的文化内涵即在于此,蕴含着中国道教的精神哲理。
匿名回答于2021-10-23 08:5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