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古代男子行礼叫什么?

古代行礼的等级大致可以分为:三跪九叩、三跪三叩、三跪三拜、八拜、四拜、二拜,这些都是正规场合或举行礼仪或大典或朝廷礼仪时用到而其他情况,只分:嵇首、叩首、顿首、空手、作揖、拱手、颔首(答礼)就可。在常礼中,也可以用到这些八拜四拜的。

匿名回答于2020-08-20 08:22:09


 1、揖:拱手行礼,是为揖。这是古代宾主相见的最常见的礼节。揖让之礼分为三种:一专用于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二专用于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平而致于前;三专用于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


2、长揖:这是古代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3、拱:古代的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


4、拜:古代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古之拜,只是拱手弯腰而已,两手在胸前合抱,头向前俯,额触双手,如同揖。如《孔雀东南飞》中的“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这儿的“拜”就是焦仲卿对母亲行的这种礼节。后来亦指将屈膝顿首、两手着地或叩头及地称为“拜”。


5、拜手:古代的一种跪拜礼。行礼时,跪下,两手拱合到地,头靠在手上。


6、再拜:拜两次为再拜,表示礼节之隆重。


7、顿首:跪而头叩地为顿首。“顿”是稍停的意思。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


8、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跪而头触地作较长时间停留为稽首。“稽”是停留拖延的意思。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手在膝前,头在手后。头在地必须停留一段时间。


拱手礼与其相似的礼仪称作揖,是中国古代开始的,相见或感谢时常用的一种礼节。行礼时,双手互握合于胸前。当代一般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在外;若为丧事行拱手礼,则正好相反。


一说古人以左为敬,又有人在攻击别人时,通常用右手,所以拱手时,左手在外,以左示人,表示真诚与尊敬。女子行拱手礼时则正好反过来,这是因为男子以左为尊,女子以右为尊。

匿名回答于2021-12-07 21:45:31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