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为什么会有隐居的念头?

我也想。可是是逃避,是懒惰。如若不是,为了众生出家修行才叫出家。

匿名回答于2019-07-08 03:02:15


历史上隐居的分为两种,要么是对政局心灰意冷、没有自己发挥才能的地方才会隐居山林,如吉康,陶渊明,林埔;要么就是等待时机、大展身手,司马懿,诸葛亮,姚广孝,刘伯温如是这类。

隐居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在古代隐居是有着经济收入来源的人才能隐居,也就是所谓的“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真正的与人世间断绝来往的隐居是没有的,如山外道士也是需要吃饭的~

匿名回答于2019-07-08 03:35:00


逃避现实

匿名回答于2019-07-08 03:38:13


小富隐于市,大富隐于山,言之有那么一点小道理的,纵观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据个人的不完全统计分析得论,有些人视得为富,有些人视德为富,一些人视乐为富,一些人视欲为富,然则,无论你是怎么样的富,夜栏人静时的内心深处,都会有一片人性的净土,那是最脆弱的灵魂发出的呐喊,比如繁于闹市的她,有时候就会想静静。于是乎就有了“我想静静”的流言,于是乎就有了“想要隐退”的念头。凡人皆如此,心静自然凉。




匿名回答于2019-07-09 23:58:14


有过这个念头的人不少,真正能抛开俗世一切去隐居的人极少,毕竟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是社会的人,就需要在社会中生存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听闻终南山隐居者聚集,只是不知真修行者几何。

大隐隐于市。如果对俗世厌倦,是可以用清淡的方式生活在红尘中的,而不必刻意逃匿。

安放好自己,真的是一种人生智慧。



匿名回答于2019-07-10 02:57:18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