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两者都要使用劳动工具。 区别:
1、内容不同 生产资料包括生产资料联合所有制;生产资料股份制;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生产资料公有制。 劳动资料是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是劳动者和劳动对象之间的媒介。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2、作用不同 劳动资料不仅是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在劳动资料中,机械性的劳动资料比那些只是充当劳动对象容器的劳动资料(如管、桶、篮、罐等)更能显示一个社会生产时代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特征。 生产资料是生产力中物的因素,在生产资料中,生产工具起决定性作用,生产工具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人类征服、改造自然的广度和深度,生产资料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形态,成为特定生产关系的物质承担者。
3、范围不同 生产资料的概念和涵义正在进一步向多个方面发展,创造出很多不同的技术和不少的创新生产方法,还有就是能力和资源方面也在不断的呈现出生产资料的社会经济属性。 劳动资料在当代,由于国际分工和交换的大发展,生产和流通日益社会化,劳动资料中的能源动力系统、自动控制系统、运输系统和信息传递系统的作用越来越大。 来源: -劳动资料 -生产资料
匿名回答于2019-10-01 14:57:57
1、概念不一样。生产资料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称,是企业进行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物质要素。生活资料亦称“消费资料”或“消费品”,用来满足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那部分社会产品。
2、具体包含物品种类不一样。生产资料可包括生产工具、土地、建筑物、道路、运河、仓库、机器、设备、厂房等。生活资料可包如各种吃、穿、住、用、行方面的生存资料,用于发展体力、智力的体育、文化用品等发展资料、高级营养品、华丽服饰、艺术珍藏品等享受资料。
3、适用主体不一样。生活资料主要是适用于消费对象。生活资料的影响因素:1、居民为了满足自身需要所进行的消费活动,从根本上说,是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的。2、收入水平。收入水平的高低对家庭消费有直接的影响,提高家庭消费水平的主要途径,就是增加收入。3、物价水平。在居民的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成为影响家庭消费的重要因素。
4、人口数量。在收入总量和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家庭消费水平与供养人口成反比。
5、人们的家庭消费还受消费领域、消费环境的影响。
匿名回答于2019-09-10 15:02:09
一、性质不同
1、生产资料: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称,是企业进行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物质要素。
2、物质资料:是一种专业术语,用于种群数量。
二、内容不同
1、生产资料:生产资料的范围很广,品种规格十分复杂,涉及许多部门,分类的方法也很多。按购买者的不同,可分为工业生产资料和农业生产资料两大类。
2、物质资料:既包括自然界直接提供的物资财富,又包括经过劳动所取得的劳动产品;既包括可以直接满足需要的生活资料(也称消费资料),又包括间接满足需要的生产资料。
三、特点不同
1、生产资料:在不同的社会经济中,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的不一样,导致生产资料性质也不同。
2、物质资料: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动物自身的生产相互依存,互为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二者相互渗透,物质资料生产中有动物的因素,动物自身生产中有物的因素,相互进入到对方的领域之中;二者相互制约,物质资料生产制约着动物自身生产的发展,。
匿名回答于2021-10-18 18:4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