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澶渊之盟,唐朝会昌会盟、周武王孟津会盟
匿名回答于2021-02-03 08:32:11
宋真宗景德元年( 1004年),宋辽两国以举国之力,宋朝由宋真宗御驾亲征,辽国 由萧太后统帅三军,在澶州等地进行了一场决定两国百年命运的战争,战争的结果是签订了一个历史上著名的盟约“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的内容主要是:宋朝向辽国缴纳岁币十万两白银,二十万匹绢;两国结为兄弟友邦;两国约定在边境各驻守军,各守疆界;两国边境的百姓不得互相侵扰,如果 有盗贼在边境流窜,两国军队没有得到对方允许不得越境追捕;两国固有的城池可以仍 旧归本国驻守,不可以另建新城,开拔河道。
乍看来宋朝向辽国缴纳大笔的岁币,澶渊之盟是以宋朝的屈辱让步达成的,但是,仔细思考的话,不难发现,如此大规模的战争,辽国得到的结果仅仅是一些钱财, 却要放弃此后百余年人侵宋朝边境,大肆掠夺的权利,似乎并不划算。
由于宋、辽两国长期征战,致使国家经济发展受到阻碍,且宋军以步兵列阵为主,善守城,不善奔袭;辽军以轻骑兵为主,善奔袭,不善守城。 两军交战,边境城池频繁 易主,却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土地得失,如此长年累月,就连两边的将领也出现了厌战情绪。
面对这种局面,宋辽两国君主都有一种一劳永逸的想法,因此,这场战争能够动用两国君主亲征,全国军事主力出动,就足以说明战争的目的不在于谁把谁灭掉,而在双 方有个足够的理由谈判,商量出一个两国相处的方法。
匿名回答于2021-12-07 09:30:17
一、白马之盟
顾名思义,这次盟誓的主要形式就是斩白马,这也是有记载最早的一次杀马为盟。
二、渭水之盟
渭水之盟避免了唐朝在不利条件下的作战,为自己稳定局势。为发展经济、积蓄力量赢得了时间,是唐朝与突厥强弱变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匿名回答于2021-12-08 23: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