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11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和常见动物?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

体表有角质层;

有口有肛门。; ①身体圆筒形;①体表有外骨骼

②身体和附肢分节;节肢动物; 昆虫的基本特征;(1)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 大多具有贝壳;

(2)运动器官是足。;;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多数种类成体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 少数种类成体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

皮肤裸露、湿润,有辅助呼吸的作用;

属于变温动物。;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骨质的甲;

用肺呼吸;

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变温动物。;体表覆羽;

前肢变成翼;

有喙无齿;

有气囊辅助肺呼吸。;1. 体表被毛,体温恒定;

2. 胎生、哺乳;

3. 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

4.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发达;

5.用肺呼吸。

匿名回答于2021-07-26 07:20:39


1、草原陆龟:背甲长12~16厘米,宽10~14厘米。头部与四肢均具黄色;头小,顶部有对称的大鳞;喙缘锯齿状。盾片中央棕黑色,边缘黄色,并有同心环纹。四肢均有四爪,指、趾间无蹼。

2、大鲵:大鲵最长可超过1米。头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

3、蜂猴:体长32~35厘米。两只小耳朵隐藏于毛茸茸的圆脑袋中;眼圆而大。四肢短粗而等长,第二个脚趾还保留着钩爪,尾短而隐于毛丛中。

4、大熊猫:哺乳动物。体肥胖,形似熊,长约1.5米,肩高约66厘米。眼周、耳、前后肢和肩部黑色,其余均为白色。

5、朱鹮:鸟类。雄鸟体长近80厘米,雌鸟稍小。羽毛多是白色,有的部位粉红色,颈部有若干延长而下垂的柳叶形羽毛,额、眼周、头顶、嘴基部、跗跖及裸露的下胫为红色。

6、金丝猴:亦称仰鼻猴。哺乳动物。体长约70厘米,尾长与体长相等或更长些。背部有发亮的长毛,脸两侧、胸及后腿毛赤色。

7、白头叶猴:哺乳动物。体长约50厘米,头小,尾较体长,四肢细长。头白,有毛冠,体背的毛较腹面长而密。

8、羚牛:亦称扭角羚。哺乳动物。长1.7米~2.2米,肩高1米~1.3米,重可达350公斤。尾较短,雌雄均有短角。全身棕黄色或深棕色,眼周黑色。

9、白鳍豚:又称白暨豚。哺乳动物。体长1.5米~2.5米,头圆,嘴长,约30厘米。体背面淡蓝灰色,腹面白色,鳍白色。

10、黑颈鹤:鸟类。大型涉禽,体长约1.4米。头、颈及飞羽均黑色,尾羽亦黑色,体羽灰白色,外观黑白分明,易于识别。

11、扬子鳄:爬行动物。长2米余,背面角质鳞有六横列。背部暗褐色,有黄斑和黄条;腹面灰色,有黄色小斑和横条;尾部有灰黑相间的环纹。前肢五指,无蹼;后肢四指,有蹼。

12、泰迪:头颅顶部稍圆,眉头虽浅但很清晰,面颊平坦。眼睛颜色很深呈卵圆形,两眼间距宽,眼神机警。

匿名回答于2021-09-14 05:35:55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1、水螅是典型的腔肠动物,这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流缓慢的淡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2个胚层构成;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涡虫是典型的扁形动物,这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3、血吸虫和猪肉绦虫是比较常见的人体寄生虫。


  二、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1、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它的身体呈圆柱形,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体表包裹着一层密不透水的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的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组成,可消化小肠中的食糜,生殖器官特别发达,生殖能力强;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缓慢地蠕动。


  2、蚯蚓的身体呈长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蚯蚓身体的前部有几个体节界限不明显;蚯蚓的体壁有发达的肌肉,肌肉与刚毛配合可以完成运动,肠壁也有发达的肌肉,肠可以蠕动,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体壁内密布毛细血管,氧气可溶于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3、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细长,呈圆柱形,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钩虫、蛔虫、饶虫都是常见的线形动物。


  4、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常见的环节动物有蚯蚓、沙蚕、蛭。


  三、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


  1、目前已命名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软体动物壳内柔软的身体表面包裹着犹如外套一般的肉质膜,称为外套膜,贝壳就是由外套膜分泌物质形成的物质形成的。双壳类动物可以用足缓慢地运动,利用鳃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


  2、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目前已命名的种类有120万种以上,占所有已知动物种类的80%以上。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


  3、蝗虫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头部负责感觉和摄食,感觉器官有一对触角,三个单眼和一对复眼,口器用于摄食。胸部是运动中心 ,有三对足,善于跳跃;有两对翅,适于飞行。触角和足等是昆虫的附肢,分节。腹部集中容纳内脏器官。此外,体表有气门,用于呼吸;身体表面包着坚韧的外骨骼。


  4、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石鳖 、蜗牛 、乌贼都是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虾、蜘蛛、蜈蚣等,都属于节肢动物。昆虫除了具有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外,还有昆虫独有的特征: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翅等等。


  四、鱼


  1、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统称为无脊椎动物,如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统称为脊椎动物,如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和哺乳动物。


  2.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


  ①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②能在水中呼吸。


  3.四大家鱼是: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4.鱼的外形呈梭形,可减少游泳阻力,适于游泳。鱼体分三大部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


  5.鱼在游泳时主要靠 身体躯干部和尾鳍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其它鱼鳍起辅助作用。鱼在运动时,胸鳍、和腹鳍都有维持平衡的作用,尾鳍有决定鱼运动方向的作用。


  6.鱼的呼吸器官是鳃,而鳃中有许多的鳃丝,鳃丝在水中时能展开来,离开了水就不能展开,就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而死亡。这是与离不开水的主要原因。


  7.鱼鳃为鲜红色,因为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鳃丝既多又细,其作用是大大增加了跟水的接触面积,促进血液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8.水由鱼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鳃孔)流出。在水流经鳃丝时,水中溶解的_氧气_进入鳃丝的_毛细血管_中,而_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所以经鳃流出的水流与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_的含量增高。


  9.鱼类的主要特征有:适于_水_中生活;体表被_鳞片_;用_鳃_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_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0.中的各种生物都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紧密而复杂的联系,同时又都受水域环境的影响,其种类的变化和数量的消长都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


  五、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1、青蛙是由蝌蚪发育来的。蝌蚪有尾,用鳃呼吸,只能像鱼一样在水中生活。蝌蚪发育成成蛙以后,尾和鳃都消失了,生出四肢和肺,可以在陆地上生活。但青蛙的肺结构简单,不发达。青蛙的皮肤裸露且能分泌黏液,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也可进行气体交换,以辅助呼吸。


  2、蜥蜴皮肤干燥,表面覆盖角质的鳞片,既可以保护身体,又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蜥蜴的肺比青蛙的发达,只靠肺的呼吸就能满足蜥蜴在陆地上对氧气的需求。蜥蜴的生殖和发育可以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这也是蜥蜴能终身生活在陆地上的重要原因。


  3、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是: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六、鸟


  1.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①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翔时空气的阻力)


  ②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


  ③胸部有高耸的龙骨突,长骨中空(内充空气)


  ④胸肌发达


  ⑤食量大消化快。即消化系统发达,消化、吸收、排除粪便都很迅速。


  ⑥心脏四腔,心搏次数快,循环系统结构完善,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能力强。


  ⑦有发达的气囊,既可减轻体重又与肺构成特有的双重呼吸。


  ⑧喙短,口内无齿,无膀胱,直肠短,粪便尿液及时排出,右侧卵巢、输卵管退化(这些都是为了减轻体重,适于飞行)。总之鸟类是体表被羽、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能力、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的一类动物。


  2.翼(翅膀)是鸟的飞行器官。气囊辅助肺的呼吸。


  3、鸟的体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是恒温动物。鱼、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是变温动物。


  七、哺乳动物


  1、哺乳动物:具胎生、哺乳(后代成活率高),体表被毛,有很好的保温作用,因此哺乳动物也是恒温动物。


  2、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

匿名回答于2021-12-06 23:20:38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