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变色的动物——变色鸟
变色鸟,还有一个名字叫岩雷鸟。在夏天,它有着深灰色的羽毛,像岩石一般,又像惊雷一样,因此得名。
变色鸟从外表形态看,像极了一只普通的野鸭子,但是,它却有个野鸭子没有的本领,就是变色。
变色鸟的羽毛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而改变颜色,在冬天,冰雪覆盖时,它的羽毛就会变成灰白色,和雪地融为一体,将自己隐藏于天地之间。
北极狐
顾名思义,这是一种生活在严寒之地的狐狸。
他们的外形和普通狐狸相似,但是毛发颜色却截然不同。
在夏季,北极狐的体毛全为灰黑色,在冬天,却会变成雪白,仅留鼻尖一点黑。
北极狐是一种极为聪明的动物,生活在极寒的北极,它们有着独特的生存技巧,那就是跟随北极地区的老大——北极熊,它们会跟在北极熊后面,吃北极熊捕食后所剩余的食物残渣。因此,在冬天,如果有北极熊出没,那么背后往往还有北极狐的身影。
竹节虫
竹节虫是一种外形像竹子的枝节一样的虫子,它们的身体一般为深褐色或者暗绿色。
奇妙的是,竹节虫的体色,随着温度的变化,也会发生变化,温度较高的白天,它们的颜色会比较浅,温度较低的夜晚,它们的颜色,就会悄悄深上许多,像披上了一层夜色一般。
因为竹节虫行动比较缓慢,所以一般只有夜晚才会悄悄出来觅食,体色的变化,也是一种它们的自我保护机制。
竹节虫一般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位于气候炎热地区,又对它们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找来观察一番
匿名回答于2021-09-19 19:14:26
十大可以变色的动物
1、变色龙
说到可以变换颜色的动物,首当其冲的,当然要数名字就叫“变色龙”的伪装大师啦。变色龙有三大绝技动眼、吐舌、变色,其中变色耍的炉火纯青。它能利用这一绝技完美地融入周围的环境,所变化颜色则取决于环境因素,肤色会随着光线、温度和心情的变化而改变。雄性变色龙会变出明亮的颜色,以警告其它变色龙离开自己的领地;有些变色龙还会将平静时的绿色变成红色来威吓敌人,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免遭袭击,使自己生存下来。变色龙主要分布在非洲地区,少数分布在亚洲和欧洲南部,非洲马达加斯加岛更是它们的天堂。
2、乌贼
乌贼也常被人叫作墨鱼,它与鱿鱼和章鱼一样属海洋软体动物,三者均不属于鱼类。大多数人对它的印象可能就是遇到天敌,便立刻“喷墨”逃之夭夭,其实它还有着变换身体颜色的本事。乌贼的体内聚集着数百万个红、黄、蓝、黑等色素细胞,可以在一两秒钟内做出反应调整体内色素囊的大小来改变自身的颜色,以便适应环境,逃避敌害。再配合上它喷出的浓黑墨汁,任谁也无法奈何它,可谓是海洋深处的“逃生大师”。
3、叶尾壁虎
叶尾壁虎身长9厘米,生活在马达加斯加岛中东部地区。它们具有令人惊异的模仿能力,因为其头上有角,眼睛血红,也被人唤作“恶魔叶尾壁虎”。这种壁虎利用它们身上的条纹和叶状尾巴,能假装卷起的树叶,模仿得惟妙惟肖。除了可以变成枯叶的褐色或者灰色外,这种壁虎还可以变成黄色、绿色、橙色以及粉红色,甚至还能变成透明的,它们是马达加斯加岛最独特的物种之一。
4、拟态章鱼
拟态章鱼如其名,模仿伪装技巧登峰造极,直到1998年才在印尼苏拉威西岛的河口水域被发现和分辨出来。这种聪明的生物通常只长到60 cm长,与其他章鱼一样,拟态章鱼有八只触手。它的身体有一种叫chromatophores的色包,它靠一个复杂的肌肉网络控制,色包含色素,并靠色素来表现多种色度。通过放松或收缩,拟态章鱼仅用不到1秒就能让自身与任何背景颜色及图案相一致。除此之外,它还可以通过改变体态,模拟多种环境和其他海洋生物。
5、变色蛇
变色蛇是卡普阿斯泥蛇的一种,是近年来发现的首例新蛇种。它生活在印尼婆罗洲的卡普阿斯河流域,出没于河流沿岸的湿地和沼泽地区,有剧毒。它被生物学家发现于一个小岛上,当被抓住并装进袋子里时,它变成了浅红褐色,但是过了一会儿又变成了白色,很显然,这种蛇可以随着环境的变化自动改变身体的颜色。生物学家把这种毒蛇命名为Kapuas Mud蛇,在加里曼丹岛原始森林中发现的这种爬行动物成为生物学家知识宝库中的有益补充。
6、兰花螳螂
兰花螳螂,体长3-6厘米。大多数情况下,它长得像朵粉红淡雅的兰花,既充满美感,又极具欺骗性。它们有最完美的伪装,而且能随着花色的深浅调整自己身体的颜色。兰花螳螂应该算是螳螂目中最漂亮抢眼的一种了,它们的步肢演化出类似花瓣的构造和颜色,可以蛰伏在兰花丛中而不被猎物所察觉。守株待兔的掠食方式最适合它们,这让兰花螳螂成为了马来西亚热带雨林中最高明的掠食者之一。
7、雷鸟
雷鸟主要分布于北极苔原冻土带和高山的树线以上,体长约40cm,善于奔走,飞行迅速,亦能在雪地上疾驰。它是鸟类中的“变色龙”,羽毛的颜色会随着季节的变换而改变。雷鸟的冬羽与大地的银装一致,雌、雄均全身雪白。春天雄鸟的头、颈和胸部会换成有栗棕色横斑的春羽。雄鸟繁殖前还有换“婚羽”的习性,用华丽的羽饰来博得雌鸟的青睐。夏天雷鸟上体又会换成黑褐色,具棕黄色斑纹。秋季植被枯黄时,羽毛换成黄栗色。
8、比目鱼
海洋中有着众多“伪装大师”,比目鱼就是其中之一。比目鱼虽然身为脊椎动物却有着怪异的不对称身体,但鲜有人知的是它也能改变自己颜色。它平时生活在海底,把身体的一半埋进沙子里,伺机捕猎。为了适应这种偷袭的捕食方法,它要随着周围环境而改变身体颜色。比目鱼能利用身体的某些部分感受外界环境的颜色刺激,这些刺激通过神经系统改变皮肤细胞所含色素微粒的排列,从而改变了皮肤的颜色。
9、躄鱼
鮟鱇目躄鱼科躄鱼属鱼类的通称。它们体稍侧扁,腹部膨大 ,头大眼小,长得十分怪异,主要产于印度-西太平洋。 躄鱼生活在热带的珊瑚礁或海藻繁茂的海底,体形和颜色随周围环境改变,是极佳的化妆师,常在礁石间静止不动,拟态成石块,藉机吞食附近的生物。它们除了能够变色,怪异的造型想必更加吸引人,背上鱼鳍要不就是特化成“钓鱼竿”,要不便是凸显在头顶,配上躄鱼松垮的外貌,实在难觉得这家伙竟是条鱼。
10、变色蛙
变色蛙学名为Oreophryne ezra,该蛙是一个新蛙种,2004年美国科学家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南部山区一小片云雾林里发现。变色蛙体色一生会经历惊人的变化:幼年是黑色,点缀着黄斑;成年后则成了桃色,眼睛也变成蓝色。Oreophryne蛙的体色为何会经历如此显著的变化,目前尚不得而知。这种栖息在云雾林间的神秘小动物,加上它们差异巨大的肤色更替,像极了丛林中的“小精灵”。
匿名回答于2021-09-19 19:14:38
变色动物有:长戟大兜虫、弓足梢蛛、变色龙、雷鸟、雨蛙,变色龙,金龟甲虫,墨鱼,模拟章鱼,北极狐(冬夏的毛色不同),太平洋树蛙,比目鱼,变色蜗牛,变色蜥蜴,变色鸟(雷岩鸟),竹节虫,珊瑚鱼,侏儒海马,男爵毛毛虫,Dresser螃蟹,死叶蝶,魔鬼叶壁虎,乌贼,大林鸱,印尼伪装章鱼等等。
匿名回答于2021-09-19 19:19:28
1、变色龙
变色龙最显著的特征是肤色的迅速变化。当然,变色龙可以利用这种行为完美地融入周围的环境。但是,变色龙肤色的变化实际上是由周围环境中的情绪、温度和光强度的变化引起的。有些变色龙几乎可以变成任何颜色。
2、金龟甲虫
当受到威胁时,金龟甲虫会把它们的颜色变成明亮的金色橙色。这种颜色的改变将在2到3分钟内发生。一旦金色的虫子改变颜色,它们就会看起来像一只有毒的昆虫。它也会让捕食者吃惊。
3、墨鱼
墨鱼在数以百万计的色素细胞的帮助下,切屑可以很容易地根据环境改变颜色。因此,岩屑在海底是完全看不见的。它还能帮助它们避免被潜在的捕食者发现。
4、北极狐
整个冬天,北极狐狸都有漂亮的白毛,让它们与北极冻原的雪融为一体。夏天,它们的颜色将变成棕色。它为当时北极冻原的岩石提供了极好的伪装。
5、模拟章鱼
它们以模仿各种海洋动物的能力命名,包括狮子鱼、海蛇、黄貂鱼和水母。除了身体运动之外,它们还可以变成它们选择模仿的动物的颜色。他们还利用变色技术与周围环境融合。
6、太平洋树蛙
肤色的多样性是太平洋树蛙的一个重要特征,它们有各种颜色,包括褐色、红色、棕色和绿色。此外太平洋树蛙也可以根据周围的情况改变自己的颜色。这种颜色的改变几分钟后就会发生。这样,就很难通过蛇和鸟类等潜在的捕食者来识别太平洋树蛙。
7、比目鱼
它们可以很容易地改变体色取决于栖息地。比目鱼通常是棕色的,有不同的斑纹。当它们迁移到一个新的栖息地时,它就会改变。事实上,比目鱼只需5-8秒就能融入任何新的栖息地。
8、变色蜗牛
这种蜗牛的体色,可随食物的不同化学成分而发生变化:时而像晶莹的绿翡翠,时而像瑰丽的红宝石,也就是它的体色的变化与吃的东西有关。
9、变色蜥蜴
它生活在非洲,体内含有各种色素的细胞,受到刺激后,能改变其体色。例如:它受惊恐时会变成白色的;处在黄土中时会变成黄色;身在草丛中时,全身变成了绿色。
10、变色鸟
它的羽毛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换颜色。春天,它穿上淡黄色的春装;夏天,羽毛变成了栗褐色;秋天,又变成了暗棕色,到了冬天,它变得银装素裹,浑身雪白。
匿名回答于2021-09-19 19:22:51
长戟大兜虫、弓足梢蛛、变色龙、雷鸟、雨蛙。
1、长戟大兜虫:长戟大兜虫是的外骨骼不仅坚硬强度大,可以很好地保护自己的身躯,还能随着外界空气湿度变化而改变颜色,在干燥时为卡其色,随着湿度增加变为黑色。
2、弓足梢蛛:弓足梢蛛颜色多变,有黄色、白色等。而它们的体色往往由花朵颜色决定。弓足梢蛛的身体外层细胞可以分泌一种黄色液体色素,一旦传输到最底层,就会充满内腺,体色变成黄色。而如果它们需要待在白色花朵上,黄色色素会被排出,体色就又变为白色。
3、变色龙:变色龙是蜥蜴亚目避役科爬虫类动物,主要分布在非洲、欧洲南部和西亚等地区。变色龙妖艳诡异的色彩搭配、花样繁多的体色变化。
匿名回答于2021-09-19 19:3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