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
1.现代观点认为,哺乳动物不是由爬行动物进化来的,哺乳动物祖先和现代爬行动物以及鸟类的祖先是两条单独的进化路线。哺乳动物祖先属于广义上的爬行动物,但这种称呼以及划分并不严谨。
2.卵生还是胎生并不是区分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的标准,只能说现在大多数哺乳动物是胎生的,大多数爬行动物是卵生的,这是它们的特征,但并不是划分标准。就像黑种人肤色黑,黄种人不那么黑,但你科学得划分人种要看基因,而不是指着一个人看他的皮肤。常年累月晒太阳,说不定某黄种人比某黑种人还黑。同样,你看一个生物是哺乳动物还是爬行动物,要看它们的基因,要看它的进化路线,要看它的解剖结构。
3.就像晒了太阳会变黑,卵生还是胎生要看要看具体的环境,是生物进化对环境的适应做出的选择。在水中羊膜卵无法呼吸,所以完全水生的爬行动物必须胎生。半水生的例如龟鳖目和鳄目在陆地产卵,无法在陆地行动的爬行动物就不能回岸上产卵,必须在水中直接产下后代。
鱼龙、蛇颈龙、沧龙是完全水生的,中龙几乎不能在陆地行动,所以它们都不是卵生。
这个过程是怎么来的?拿鱼龙举例,它们的祖先本来是陆地生物,然后变成了今天鳄鱼一样的半水生,但是产卵必须要在陆地进行。在这些原始类群中,有的个体的卵能在体内孵化一段时间,所以产卵后,这些卵体外孵化需要的时间就短一些,有的则相反。
成年动物在水中活动时,并不能在岸上照顾后代,所以体外孵化期短的卵有更高几率存活,就把这种基因遗传了下去。常年累月,这种生物进化到了这种程度,卵形成后并不排出,而是在体内孵化完之后直接产下幼年个体。你可以理解为自带孵化箱。
4.这种生殖方式被称为卵胎生,因为幼年个体是靠卵黄的营养供给发育,与母体并不产生很大联系。只有在快生产的时候,母体才会进行一些营养和氧气的供给。这个过程也是不断发展的,随着时间推进,可能会向着这个方向进化,即母体给幼体备下的卵黄会越来越少,越来越依靠母体直接的营养供给。例如现代就有观点认为沧龙已经不是卵胎生,而是直接的胎生。
现代也有很多海蛇、蜥蜴,还有鲨鱼都是用这种方式,即卵胎生。这种行为跟哺乳没关系,完全是因为环境对其的选择。
5.哺乳动物祖先也经历了这个过程,只不过是在陆地上,与爬行动物完全没有关系。在2.2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最原始的哺乳动物出现,不过这时候哺乳动物是完全的卵生,例如贼兽类。
在2亿年前的三叠纪末,居耐兽的一支,昂邦兽
成为了今天所有原兽类的祖先,即鸭嘴兽、针鼹等等。它们还保留着原始的完全卵生的特征,幼体不在子宫内孵化。母体产卵后大约孵化十天,幼崽破壳而出之后用乳汁喂养。
6.在侏罗纪末期到白垩纪初期,约1.45亿年前左右,哺乳动物中的一支北楔齿兽类,进化出了后兽类和真兽类两个类群。后兽类就是今天有袋类那一支,真兽类就是今天的主流哺乳动物。
这两支点出了不同的科技树,后兽类点出了育儿袋,受精卵在体内孵化一段时间就生产,在育儿袋内继续孵化。
真兽类点出了胎盘,受精卵不需要任何额外的卵黄,直接在胎盘上着床,母体用胎盘供给幼体养料和氧气,幼体生长发育的营养完全来自胎盘,成熟之后分娩,连胎盘一起脱落。
目前来看,真兽类的进化路线是最好的,真兽类比后兽类分布更广,竞争能力更强,更能适应环境。
总结:先有的哺乳动物,后有的胎生行为。在真兽类和后兽类出现之前的大约一亿年,哺乳动物一直是卵生的,大量类群,例如贼兽、三尖齿兽、多瘤齿兽、摩根尖齿兽都是卵生的。在白垩纪大灭绝之后,只有南楔齿兽中的单孔类和北楔齿兽的有袋类、真兽类活了下来,构成了今天哺乳动物的三大类群(其他类群,例如羽齿兽、纹齿兽等在第三纪灭绝),分别使用卵生、胎生+育儿袋和胎盘胎生的方式繁殖。对整个哺乳动物进化史来说,原兽类的卵生并不异常也不奇怪更不特殊,它只是把今天主流哺乳动物历史上进化过程中的一环保留了下来。哺乳动物也不是非要胎生,而是胎生的那一支活过了大灭绝占领了世界。而爬行动物和鱼类的卵胎生行为,只是适应环境进化出的一个特征,跟哺乳动物没有任何关系。
最后:卵生正统,胎生蛮夷。
匿名回答于2019-07-07 16:49:50
不是,鸭嘴兽是卵生,它是比较原始的哺乳动物。另外袋鼠比较特殊,胎生,但是无胎盘,新生儿在育儿袋中成长。这些原始动物大都分布在澳大利亚。
匿名回答于2021-10-12 07:15:57
不是。
鸭嘴兽产卵。
针鼹鼠也产卵。
二者都是哺乳动物。
鸭嘴兽是最原始的哺乳动物之一,它是未完全进化的哺乳动物,种类极少,同属之中只有鸭嘴兽一种动物,也是最低等的哺乳动物之一。鸭嘴兽为哺乳动物,虽然母体也分泌乳汁哺育幼仔成长,但却不是胎生而是卵生。
不过胎生的动物一定是哺乳动物 。
匿名回答于2021-10-12 07:10:54
答:不一定。如鸭嘴兽属于哺乳动物,但是卵生的哺乳动物。不过胎生的动物一定是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是胎生,胚胎在母体子宫里发育成胎儿,胎儿从母体生出来,这种生殖方式为胎生,刚出生的幼体只能靠母体乳腺分泌的乳汁生活为哺乳。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其它类动物没有。
匿名回答于2021-10-12 07:11:13
胎生的动物一定是哺乳动物,但是哺乳动物不一定都是胎生的,有的哺乳动物就是卵生的,例如针鼹,又称刺食蚁兽,身上即有毛又有棘刺,喙长,以白蚁等为食,擅长挖掘。作为比较原始的哺乳动物,针鼹腹部有一个像袋鼠那样的育儿袋,但这个育儿袋平时是没有,只有到了繁殖期才会出现;针鼹产的卵还需要放在育儿袋里孵化才能让幼崽出生;针鼹是没有乳头的,它们的幼崽只能在袋囊里舔食雌性针鼹腹部的乳孔流出的乳汁。
匿名回答于2021-10-12 07:11:28
胎生的动物一定是哺乳动物,但是哺乳动物不一定都是胎生的,有的哺乳动物是卵生的,如澳大利亚的鸭嘴兽。人或某些动物的幼体在母体内发育到一定阶段以后才脱离母体,这种生殖方式叫胎生。胎生动物的胚胎发育依赖母体的营养。
胎生和哺乳,保证了后代较高的成活率。胎生为发育的胚胎提供了保护、营养以及稳定的恒温发育条件,能保证酶活动和代谢活动的正常进行,最大程度降低外界环境条件对胚胎发育的不利影响。且子宫中的羊水能减轻震动对胎儿的影响。
匿名回答于2021-10-12 07:15:50
哺乳动物一定都是胎生的,哺乳哺乳就是用乳液哺乳,何为乳液就是身体上所产生的一种液体。胎生的都是哺乳动物的,只有是通过身体怀孕所生的动物产后才会有乳液,有乳液才能哺乳小动物,如果不是胎生的是不会哺乳的,所以哺乳动物一定是胎生的。
匿名回答于2021-10-12 07:19:51
不一定。针鼹虽为卵生的单孔类,却也有育儿袋,卵直接产到育儿袋中孵化,而孵化后幼兽继续在袋中生活一段时间。
繁殖习性很特别,雌兽把1枚具有革质壳的卵直接由泄殖孔产到育儿袋中,约10天后,1个发育不全的幼仔破壳而出。
它在袋中靠母乳生活约2个月,长出刺后从袋中第2次出生,但尚不能独立生活,母兽出外寻食时,便把它安置在一个安全的处所。
匿名回答于2021-10-12 07:20:05
哺乳动物是生物进化的最高级的形式,其特点为1、胎生,胎儿在母体内孕育直至出生,2、恒温,哺乳动物的体温是恒定的,身体可自行调节体温,3、奶水哺育幼仔,直至能吃食物。
但是哺乳动物和比它低一级的爬行动物和鸟类之间不是断层的关系,而是逐渐过渡的关系。最能说明它们之间这种过渡关系的动物就是鸭嘴兽。鸭嘴兽用乳汁喂养小鸭嘴兽,所以算作是哺乳动物,但是鸭嘴兽却是卵生,所以又有爬行动物的特征。所以哺乳动物不全是胎生。
匿名回答于2021-10-12 07:2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