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我们要明白家长与老师一样都希望孩子健康聪明。这是最重要的,一定要相信老师,有问题多沟通
第二:七八岁左右的孩子刚刚上小学,非常紧张和焦虑,当时很紧张焦虑的时候就容易走神,因为他不敢面对这样的权威,不敢面对老师,不敢面对将来学习的东西,所以就会用走神来逃避这个现实,咬铅笔头只是一个行为偏差,背后反射出孩子很紧张,得不到家人的支持。
第三:家长应该如何做呢? 不要训斥,要拥抱她,呵护她,陪伴她,这个时候我们要放松孩子的心情,首先要放松我们成年人的心情,爸爸妈妈的心也放松了,孩子的心理自然放松,他就不会处在紧张之中了,爸爸妈妈起到了决定的作用,所以,如何教会孩子和老师相处,就是教会孩子和自己相处,不训斥孩子,不高高在上,没有权威感,和孩子平心静气的交流,这样,孩子不惧怕父母,孩子就不会惧怕老师,上课就不会走神。
匿名回答于2019-06-17 20:40:23
找家长是因为老师看到学生有缺点但仍然是可教之材采用的一种方法,意在与家长共同努力配合教好该学生,使之尽快改正错误。小编的口气中有点报怨,在这里报怨无所谓,千万别对着老师报怨呀!一个熊孩子背后总有最少一个熊家长,一个熊家长最有可能带出一个熊孩子,一但老师不联系你了,你的孩子离废掉还远么?
匿名回答于2019-06-18 07:06:23
作为一个长期被老师找的家长,很有深刻体会的过来谈一谈。
首先,我们从这个大环境下来说,现在的老师,在网络舆论上,已经处于弱势群体,只要网上随便搜索一下,就是某某老师收礼了,某某老师体罚学生了,某某老师没有师德了。而现在的家长,又特别的强势,极为懂得维护自身的权益,孩子稍有一点委屈,家长们就会去学校讨说法,老师道歉还是小事,这些家长动不动就去教委举报,搞得老师做检讨甚至丢饭碗。甚至厉害的,还在网络上引战,引起全民攻击老师。
出于自保,现在聪明的老师,都不会直接批评孩子,即不会罚你做许多作业,更不会让你罚站写检讨什么的。
一般情况下,孩子在学校有了不好的表现,或者不认真听讲,或者成绩下降,老师都会找家长谈话。
这谈话的目的,也有两种。
一种,如果是知书达理的好家长,那么将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跟家长作了沟通,让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有所了解,对于孩子异常的表现引起足够的重视,家长老师一起配合,让孩子及时纠正这些不良习惯,帮助孩子成长得更为优秀。
另一种,如果是那种不讲理的家长,或者家中有矿,不需要孩子努力,只需要在学校混混日子就好,老师在跟家长沟通的过程,也能看出这个家庭对于教育的态度。如果家长都是这么一个随意的态度,老师找过家长两次后,自然也不需要淘神费力的在这个孩子身上下功夫。
所以,当老师动不动就找家长的时候,其实也是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将孩子在学校的各种行为习惯跟家长作一些充分的交流,而家长也无须太过焦虑毛燥,好好跟老师沟通,配合着纠正孩子的一些行为习惯方面的问题,毕竟大家的共同心愿,都是希望把孩子教育好。
匿名回答于2019-06-19 05:48:16